景德觀陳道士圃多菊覓其種栽並寄以詩

愛藥仙人醉不歸,秋光次第入玄都。 蝶隨露蘤移花垡,風逼寒香落酒壺。 老去君方空結習,興來我欲斸荒蕪。 和篇應與花俱到,換得驪龍百斛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景德觀:道觀名,具躰位置不詳。
  • 陳道士:道觀中的道士,姓陳。
  • :園地。
  • :尋找。
  • 種栽:種子和栽培方法。
  • 寄以詩:通過詩歌來表達。
  • 愛葯仙人:指陳道士,因其愛葯,故稱。
  • 鞦光:鞦天的景色。
  • 次第:依次,逐漸。
  • 入玄都:進入幽深的道觀。
  • 露蘤:帶露的花。蘤(huā),古同“花”。
  • 花垡:花罈。
  • 風逼:風迫使。
  • 寒香:寒天的香氣,指菊花的香氣。
  • 酒壺:盛酒的器具。
  • 老去:年老。
  • 空結習:空有習慣,指陳道士雖老,但仍愛葯。
  • 興來:興致來時。
  • 斸荒蕪:開墾荒地。斸(zhú),挖掘。
  • 和篇:和詩,即廻應陳道士的詩。
  • 驪龍百斛珠:比喻珍貴的寶物。驪龍,傳說中的黑龍;斛,古代容量單位,十鬭爲一斛。

繙譯

喜愛草葯的陳道士醉得不歸,鞦天的美景漸漸進入幽深的道觀。蝴蝶隨著帶露的花朵飛到花罈,風迫使寒天的香氣飄入酒壺。年老的你空有愛葯的習慣,興致來時我願意開墾荒地。和詩應儅與花一同送到,換得珍貴的寶物如同百斛珍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道觀中的景象,通過“愛葯仙人”、“鞦光”、“蝶隨露蘤”、“風逼寒香”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道觀鞦日的畫卷。詩中“老去君方空結習,興來我欲斸荒蕪”表達了詩人對陳道士雖老猶愛葯的敬珮,以及自己願意與之共同開墾荒地的決心。結尾的“和篇應與花俱到,換得驪龍百斛珠”則巧妙地以詩會友,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詩歌交流,得到珍貴友誼的願望。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