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櫧亭

連檐對雙樹,冬翠夏無塵。 未肯慚桃李,成陰不待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櫧亭:一種亭子的名稱,櫧(zhū)是一種樹名。
  • 連檐:屋檐相連,形容亭子與樹緊密相連。
  • 冬翠:即使在冬天,樹葉依然保持翠綠色。
  • 未肯:不願意。
  • :羞愧。
  • 成陰:形成樹蔭。
  • 不待春:不需要等到春天。

翻譯

亭子的屋檐與兩棵樹緊密相連, 冬天依然翠綠,夏天無一絲塵埃。 它們不願羞愧於桃李, 形成樹蔭無需等待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雙櫧亭與兩棵樹的緊密關係,展現了樹木即使在冬天也保持翠綠的堅韌生命力。詩中「未肯慚桃李」一句,以擬人手法賦予樹木以高傲的品格,不屑於與桃李爭春。而「成陰不待春」則進一步強調了樹木的獨立與堅強,它們不需要春天的到來就能形成樹蔭,自給自足,自成一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獨特感悟。

朱景玄

生卒年不詳。一作景元。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憲宗元和初,應進士舉,曾任諮議。歷翰林學士,官至太子諭德。事蹟見《太平廣記》卷三六三、《新唐書·藝文志三》、《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四與卷一九。景玄乃著名畫論家,《新唐書·藝文志三》著錄其《唐畫斷》3卷(即《唐朝名畫錄》,今存)。能詩,其“塞鴻先秋去,邊草入夏生”詩,尤爲人稱誦。《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朱景元詩》1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6首、斷句1聯。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