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

高亭羣峯首,四面俯晴川。 每見晨光曉,階前萬井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望亭:亭名,可能位於高處,便於眺望四周景色。
  • 朱景玄:唐代詩人。
  • 高亭:指四望亭,因其地勢高而得名。
  • 羣峯首:羣山之巔,形容亭子位於山峯的最高點。
  • 四面:亭子四周。
  • :向下看。
  • 晴川:晴朗的江河。
  • 每見:每次看到。
  • 晨光曉:清晨的陽光。
  • 階前:亭子的臺階前。
  • 萬井煙:形容城市或村莊的炊煙,萬井指衆多人家。

翻譯

四望亭,位於羣山的巔峯, 從四面可以俯瞰晴朗的江河。 每當清晨的陽光初照, 臺階前便升起了萬家炊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四望亭的壯觀景色和清晨的寧靜氛圍。詩人通過「高亭羣峯首」和「四面俯晴川」的描繪,展現了亭子的高聳和視野的開闊。後兩句「每見晨光曉,階前萬井煙」則巧妙地將清晨的陽光與萬家炊煙相結合,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生活畫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人間煙火的熱愛與讚美。

朱景玄

生卒年不詳。一作景元。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憲宗元和初,應進士舉,曾任諮議。歷翰林學士,官至太子諭德。事蹟見《太平廣記》卷三六三、《新唐書·藝文志三》、《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四與卷一九。景玄乃著名畫論家,《新唐書·藝文志三》著錄其《唐畫斷》3卷(即《唐朝名畫錄》,今存)。能詩,其“塞鴻先秋去,邊草入夏生”詩,尤爲人稱誦。《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朱景元詩》1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6首、斷句1聯。 ► 15篇诗文

朱景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