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校書赴江西幕

從軍五湖外,終是稱詩人。 酒後愁將別,塗中過卻春。 山橋槲葉暗,水館燕巢新。 驛舫迎應遠,京書寄自頻。 野情隨到處,公務日關身。 久共趨名利,龍鍾獨滯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四湖,這裏泛指江湖之間。
  • 塗中:旅途中。
  • 槲葉:槲樹的葉子,槲樹是一種落葉喬木。
  • 水館:水邊的館舍。
  • 燕巢新:燕子新築的巢。
  • 驛舫:古代驛站供官員使用的船隻。
  • 京書:來自京城的書信。
  • 野情:指對自然景色的喜愛。
  • 公務日關身:公務繁忙,日日牽扯身心。
  • 龍鍾:形容行動不靈活,這裏指年老體衰。
  • 滯秦:滯留在秦地,秦指陝西一帶。

翻譯

在江湖之外從軍,終究還是以詩人的身份自居。酒後憂愁即將分別,旅途中春天已經過去。山橋旁的槲葉顯得暗淡,水邊館舍裏燕子新築的巢。驛站的船隻迎接遠方,京城的書信頻繁寄來。對自然景色的喜愛隨處可得,但公務繁忙日日牽扯身心。長久以來共同追逐名利,如今我卻年老體衰,獨自滯留在陝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朱慶餘對從軍生活的感慨和對公務繁忙的無奈。詩中,「從軍五湖外,終是稱詩人」展現了詩人即使在軍旅之中,也未忘其詩人的身份。後文通過對旅途景色和公務的描寫,抒發了對自然的熱愛與對公務的厭倦,以及對年老體衰、滯留異鄉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