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閒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隔水蟬鳴後,當檐雁過時。 雨餘槐穟重,霜近藥苗衰。 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uì):同「穗」,指穀類結實的頂端部分。
  • 朝簪 (cháo zān):指朝廷官員的冠飾,借指朝廷官員。
  • 野客 (yě kè):指山野之人,多指隱士。

翻譯

清新的氣息充滿了寧靜的園子,新的一天值得追尋。 隔着水面,蟬聲鳴叫之後,當屋檐下雁羣飛過之時。 雨後,槐樹的穗子顯得沉重,霜降近了,藥草的苗兒開始衰敗。 不以朝廷官員的身份爲貴,更多的是與山野之人相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充滿生機的園子,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淡漠。詩中「閒園清氣滿」一句,即展現了園子的寧靜與清新,而「新興日堪追」則透露出詩人對新的一天的期待。後文通過對蟬鳴、雁過、雨後的槐穗和霜降的藥苗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最後兩句「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更是直抒胸臆,表明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疏離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