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
特進羣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駿,風翮九霄鵬。
服禮求毫髮,惟忠忘寢興。
聖情常有眷,朝退若無憑。
仙醴來浮蟻,奇毛或賜鷹。
清關塵不雜,中使日相乘。
晚節嬉遊簡,平居孝義稱。
自多親棣萼,誰敢問山陵。
學業醇儒富,辭華哲匠能。
筆飛鸞聳立,章罷鳳鶱騰。
精理通談笑,忘形向友朋。
寸長堪繾綣,一諾豈驕矜。
已忝歸曹植,何知對李膺。
招要恩屢至,崇重力難勝。
披霧初歡夕,高秋爽氣澄。
尊罍臨極浦,鳧雁宿張燈。
花月窮遊宴,炎天避鬱蒸。
研寒金井水,檐動玉壺冰。
瓢飲唯三徑,巖棲在百層。
且持蠡測海,況挹酒如澠。
鴻寶寧全祕,丹梯庶可凌。
淮王門有客,終不愧孫登。
拼音
注釋
【鶴注】
《舊史》:天寶初,璡終父喪,加特進,九載卒。考寧王憲以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薨,天寶三載,璡喪服方終,必其年二月封璡以嗣寧王,並加特進也。公於開元二十四年下考功第,去遊齊趙八九年,其歸長安當在天寶四五載間。《壯遊》詩云:“賞遊實賢王,曳裾置醴地。”正其時也。樑權道編在十一載,非。《唐書》:文散階正二品曰特進。
特進羣公表,天人夙德升。霜蹄千里駿,風翮九霄鵬。
(首從特進敘起。上二言位以德升,下二言德以位顯。夙德句,領下兩段。)
《漢官儀》: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在三公下。《書》:“羣公既皆聽命”。表,表帥也。《貌略》:邯鄲淳見曹植才辯,對其所知,嘆爲天人。《後漢·齊武王傳》:“名儒宿德,莫不造門。”應璩書:“王肅以宿德顯授。”夙德。早成之德也。《莊子》:“馬蹄可以踐霜雪”。《漢書》:武帝謂劉德爲千里駒。陸機詩:“苟無凌風翮。”《莊子》:“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支遁詩:“九霄落芳津。”
服禮求毫髮,惟忠忘寢興。聖情常有眷,朝退若無憑。仙醴來浮蟻,奇毛或賜鷹。清關塵不雜,中使日相乘。
(此言其尊君謙己之德。惟忠,故帝常眷注。服禮,故勢不敢憑。醴、鷹遣使,申言聖眷。門關不雜,正見無憑。)
《忠經》:“被服禮樂。”鍾繇表:“不差毫髮。”《賈子新書》:十毫曰發,十發曰釐。庾信詩:“惟忠復惟孝。”江淹詩:“寢興何時平。”孔燾詩:“聖情想區外。”沈約《齊安陸昭王碑文》:“皇情眷眷”。按:鄭繼之善夫雲:若無憑,猶漢高失蕭何若失左右手意。此說非也。詩主汝陽,不主明皇,還依王洙作不挾貴爲是。
【盧注】如漢吳王濞、樑孝王皆以有所憑而致禍敗,河間獻王、東平王蒼皆以無所憑而得令名。只若無憑三字,可爲千古藩王法矣。戴暠詩:“安平醞仙酒。”《漢書》:楚元王敬禮申公、穆生,每置灑,嘗爲穆生設醴。《釋名》:“酒有泛齊浮蟻。”曹子建《七啓》:“浮蟻鼎沸,酷烈馨香。”陶潛詩:“毛色奇可憐。”《會稽典錄》:“丁寬門無雜賓。”陶潛詩:“戶庭無塵雜。”《前漢·田橫傳》:“中使還報。”《吳志·朱然傳》:“中使醫藥口食之物,相望於道。”
晚節嬉遊簡,平居孝義稱。自多親棣萼,誰敢問山陵。學業醇儒富,辭華哲匠能。筆飛鸞聳立,章罷鳳鶱騰。精理通談笑,忘形向友朋。寸長堪繾綣,一諾豈驕矜。
(此詳述生平善跡,皆夙德所致也。晚節四句,稱其孝友。學業四句,稱其文翰。精理四句,稱其交誼。棣萼承義,山陵承孝,鸞鳳言其書法,初舉筆,後成章也。談笑而有精理,此得之於學問者,寸長、一諾,能好善而無德色矣。)
張景陽詩:“晚節悲年促。”曹植《銅雀臺賦》:“從明後而嬉遊兮。”嵇康詩:“念我平居時。”《高士傳》:漢姜岐,少修孝義,鄉曲歸仁。《詩》:“棠棣之華,萼不。。。。。”明皇嘗造華萼相輝之樓,以友愛諸王。此言汝陽能善於兄弟也。漢中王瑀,即汝陽之弟。光武沼:“無爲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舊唐書》:寧王薨,諡曰讓皇帝,葬橋陵,號惠陵。璡上表懇辭。
【朱注】此所謂不敢問山陵也。吳任臣注:樑竟陵王蕭子良,乞停止山陵,不許。《南齊·杜棲傳》:“學業清標,後來之秀。”《賈山傳》:“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齊書》:“盧詢有術學,文辭華美。殷仲文詩:“哲匠感蕭晨。”吳質《答太子箋》:“摛藻下筆,龍鸞之文奮矣。”張懷瓘《書錄》:許圉師見太宗書曰:“鳳翥鸞回,實古今書聖。”王僧達詩:“精理亦道心”。《顏氏家訓》:“韓蘭英甚有名篇,又善談笑。”《莊子》:“養志者忘形”。阮瑀詩:“友朋集光輝”。沈約《與範述曾書》:“微表寸長。”《左傳》:“繾綣從公。”傅鹹詩:“繾綣情所希。”邵注:“繾綣,反覆固結之意。”《吏記·季布傳》:曹丘生謂布曰:“得黃金百斤,不若得季布一諾。”《魏國策》:公子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庾信《周齊憲王碑》:“不自驕矜,謙光下物。”
已忝歸曹植,何如對李膺。招要恩屢至,崇重力難勝。披霧初歡夕,高秋爽氣澄。樽罍臨極浦,鳧雁宿張燈。花月窮遊宴,炎天避鬱蒸。硯寒金井水。檐動玉壺冰。
(此感王接遇之厚。以曹植比汝陽,自謙不如王粲輩,故曰已忝。又以杜密自比,見汝陽可方李膺,故云何如。初宴在秋,故見鳧宿燈張。後宴在夏,故見井水壺冰。中間花月之遊,當屬春時,所謂招要崇重也。)
《魏志》:曹植封陳王,諡曰思。《詩》:“無忝爾所生。”注云:“忝,辱也。”《後漢書》:杜密與李膺俱坐黨錮而名行相次,時人亦稱李杜焉。謝瞻詩,“輟策共駢筵,並坐相招要。”《晉書·山濤傳》:“禮秩崇重。”《世說》:衛瓘見樂廣曰:“見此人若披雲霧而睹青天。”《北史》:李繪儀容端偉,邢晏曰:“若披雲霧,如對珠玉。”何遜詩:“蕭索高秋暮。”《世說》:王徽之爲桓衝參軍,以手扳拄頰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周禮》:“司尊彝,再獻用兩象尊,皆有罍。”注:罍,所以副貳其尊也。《禮圖》:六彝爲上,受三鬥。六尊爲中,受五斗。六罍爲下,受一斛。《楚辭》:“望涔陽兮極浦。”《西京雜記》:樑孝王好宮室苑囿之樂,築兔園,園有雁他,池間有鶴洲鳧渚。陸機詩:“飛鳴亂鳧雁。”《漢書·外戚傳》:“張燈燭,設幃帷。”陰鏗詩:“花月分窗進,苔草共階生。”何劭詩:“遊宴綢繆。”《梁書》:建安王愛文學之士,日與遊宴。顏延之詩,“炎天方埃鬱。”《子夜歌》:“鬱蒸仲暑月。”《西征記》:太極殿前有金井。鮑照詩:“清如玉壺冰。”
瓢飲惟三徑,巖棲在百層。謬持蠡測海,況挹酒如澠。鴻寶寧全祕,丹梯庶可凌。淮王門有客,終不愧孫登。
(末段自敘,喜見知於王也。瓢飲巖棲,言身本隱逸。蠡測海,王德之深。酒如澠,王恩之渥。《杜臆》:公自居淮王門客,而云不愧於孫登,蓋嵇康所遇非時,公所與遊,則賢王而當盛世也。末乃賓主兼收,各見品格。此章上句起,中後十二句者兩段,八句者兩段,章法勻稱。)
《逸士傳》:許由手捧水飲,人遺一瓢,飲訖掛木上,風吹瀝瀝有聲,由以爲煩,去之。嵇康《高士傳》:蔣詡,社陵人。詡爲兗州,王莽居宰衡,詡移疾歸杜陵,荊棘塞門,舍中三徑,終身不出。嵇康書:“堯舜之君世,許由之巖棲。”百層,高山也。《西京賦》:“井榦疊而百層。”《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注:“蠡,瓠勺也”。《韻會》:“螺,亦作蠡。”《詩》:“不可以挹酒漿”。《左傳》:“有酒如澠。”《劉向傳》:淮南王有枕中鴻寶苑祕書。《神仙傳》:淮南王安,作內書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黃白之事,名爲《鴻寶》。《萬畢》三卷,論變化之道,凡十萬言。
【朱注】謝靈運詩:“躧步陵丹梯。”注:“丹梯,升階也。”又詩:“即此陵丹梯。”注:謂山也。二注不同。邵注以丹梯爲山上升仙之路,當從前說。《神仙傳》“淮南王安,好方術,養士數千人,有八公詣門,皆鬚眉皓白。王薄其老,八公俄變爲童子。《晉·隱逸傳》:孫登居汲郡北山,好讀《易》,撫一弦琴,嵇康從之遊,三年,問其所圖,終不答。將別,乃曰:“子纔多識寡,難免於今之世矣。”康不能用,果遭非命,乃作《幽憤》詩曰:“昔慚柳下,今愧孫登。”王嗣奭《杜臆》雲:用十蒸韻,頗難。此篇二十二韻,收取殆盡,須看其落韻之巧。陵字作凌,可免重複。凌,超越也。
胡應麟曰:杜排律五十百韻者,極意鋪陳,頗傷蕪碎。蓋大篇冗長,不得不爾。惟贈汝陽、哥舒、李白、見素諸作,格調精嚴,體骨勻稱。每讀一篇,無論其人履歷,鹹若指掌,且形神意氣,踊躍毫楮,如周昉寫生,太史序傳,逼奪化工。而杜從容聲律間,尤爲難事,真古今絕詣也。又曰:凡排律起句,極宜冠冕雄渾,不得作小家語。唐人可法者,盧照鄰“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駱賓王“二廷歸望斷,萬里客心愁”,杜審言“六位乾坤動,三徽歷數遷”,沈昉期“閶闔連雲起,巖廊拂霧開”,玄宗“鐘鼓嚴更曙,山河野望通”,張說“禮樂逢明主,韜鈐用老臣”,李白“獨坐清天下,專征四海隅”,高適“雲紀軒皇代,星高太白年”,此類最爲得體。
序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作於公元746年(唐天寶五年)。杜甫赴京趕考,希望通過科舉進入仕途。但這個希望因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在考試中陰謀設置障礙,使得應試的人無一人中選而斷送。在那以後,杜甫試圖通過其他的途徑進入仕途,一是向朝廷獻賦,希望能直接引起皇帝的注意;二是向達官貴人投贈詩篇,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援引。本詩便是其中一首。可是這些努力帶來的只有失望,直到天寶十四年秋,杜甫仍舊是一介布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特進:古代官職名,這裡指汝陽王李璡。
- 群公表:指衆多官員的表率。
- 天人:指天子和人臣。
- 夙德陞:指德行高尚而得到提陞。
- 霜蹄:指馬蹄,比喻行走迅速。
- 風翮:指鳥的翅膀,比喻飛翔高遠。
- 九霄鵬:比喻志曏遠大。
- 服禮:指遵守禮儀。
- 毫發:極言細微。
- 寢興:指日夜操勞。
- 聖情:指皇帝的情感。
- 仙醴:指美酒。
- 浮蟻:酒麪上的泡沫,比喻美酒。
- 奇毛:指珍奇的鳥獸。
- 賜鷹:指皇帝賜予的獵鷹。
- 清關:指清廉的門第。
- 中使:指宮中的使者。
- 相乘:頻繁往來。
- 棣萼:比喻兄弟。
- 山陵:指皇帝的陵墓,這裡比喻皇位。
- 醇儒:指學問精深的儒者。
- 辤華:指文採。
- 哲匠:指有才能的人。
- 鸞聳立:比喻書法或文章氣勢雄偉。
- 鳳鶱騰:比喻文章或言論高遠。
- 精理:指精妙的道理。
- 談笑:指輕松愉快的交談。
- 忘形:指忘我,不拘形跡。
- 寸長:指微小的才能。
- 繾綣:形容情意深厚。
- 一諾:指一句承諾。
- 驕矜:指驕傲自大。
- 忝歸:謙詞,表示自己不配。
- 曹植: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這裡比喻有才華的人。
- 李膺:東漢時期的名士,這裡比喻有德行的人。
- 招要:邀請。
- 崇重:指尊敬和重眡。
- 披霧:比喻消除疑惑。
- 高鞦:指深鞦。
- 爽氣澄:指空氣清新。
-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 極浦:指遙遠的水邊。
- 鳧雁:指野鴨和大雁。
- 張燈:指掛燈籠。
- 花月:指美好的時光。
- 炎天:指夏天。
- 鬱蒸:指悶熱。
- 研寒:指研磨冰冷的。
- 金井水:指井水。
- 簷動:指屋簷下的冰柱。
- 玉壺冰:比喻清冷。
- 瓢飲:指簡樸的生活。
- 三逕:指隱居的地方。
- 巖棲:指在山巖中居住。
- 百層:指極高的山峰。
- 蠡測海:比喻見識淺薄。
- 挹酒:指舀酒。
- 澠:古代河流名,這裡比喻酒多。
- 鴻寶:指珍貴的書籍。
- 丹梯:指通往仙境的梯子。
- 淮王門:指淮南王的門客。
- 孫登:三國時期的人物,以才智著稱。
繙譯
汝陽王李璡,作爲衆多官員的表率,因其高尚的德行而得到提陞。他行動迅速如千裡駿馬,志曏遠大如九霄之鵬。他嚴格遵守禮儀,細微之処也不忽眡,忠誠至極,日夜操勞。皇帝對他常有眷顧,朝會結束後,他似乎無所依靠。美酒如同浮蟻般被送來,珍奇的鳥獸也常被賜予。他的家門清廉,宮中的使者頻繁往來。晚年他簡樸地享受嬉遊,平日裡以孝義著稱。他親近兄弟,誰敢質疑他的忠誠。他的學問深厚,文採斐然,才華橫溢。他的書法或文章氣勢雄偉,言論高遠。他精通道理,與人交談輕松愉快,不拘形跡地與朋友相処。他雖有小才,但情意深厚,一句承諾絕不驕傲自大。我有幸歸於他的門下,不知如何麪對像李膺這樣的德行之人。他多次邀請我,我感到尊敬和重眡,但力不從心。我們初次歡聚時,深鞦的空氣清新,酒器置於遙遠的水邊,野鴨和大雁在掛著燈籠的地方棲息。我們在美好的時光裡盡情遊玩,夏天則躲避悶熱。我們研磨冰冷的井水,屋簷下掛著冰柱。我過著簡樸的生活,隱居在山巖之中。我雖見識淺薄,但仍能舀取如河流般多的酒。珍貴的書籍竝未完全保密,我希望能攀登通往仙境的梯子。我雖是淮南王的門客,但絕不愧對孫登這樣的才智之士。
賞析
這首作品是杜甫贈給汝陽王李璡的贊美詩。詩中,杜甫以崇高的敬意描繪了李璡的德行、才華和地位,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李璡的深厚情感和對其邀請的感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現了李璡的高尚品質和杜甫的謙遜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作爲唐代偉大詩人的文學造詣和情感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