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興

十五小家女,雙鬟人不如。蛾眉暫一見,可直千金餘。 自從得向蓬萊裏,出入金輿乘玉趾。梧桐樹上春鴉鳴,曉伴君王猶未起。 莫道君恩長不休,婕妤團扇苦悲秋。君看魏帝鄴都裏,惟有銅臺漳水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安陽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鬟:古代年輕女子的兩個環形髮髻。
  • 蛾眉:形容女子細長美麗的眉毛。
  • :同「值」,價值。
  • 金輿:裝飾華麗的馬車。
  • 玉趾:指尊貴者的腳步。
  • 婕妤:古代女官名,這裏指宮中女子。
  • 團扇:圓形扇子,常用於比喻宮中女子的命運無常。
  • 魏帝:指三國時期的魏國皇帝。
  • 鄴都:魏國的都城,今河北臨漳縣。
  • 銅臺:指曹操所建的銅雀臺。
  • 漳水:流經鄴都的一條河流。

翻譯

十五歲的少女,她那雙環形的髮髻使她看起來比別人更美麗。一旦你見到她那細長的眉毛,就會覺得她的價值超過千金。自從她被選入蓬萊仙境般的宮中,便乘坐着華麗的馬車,踏着尊貴的腳步出入。春天,梧桐樹上的烏鴉鳴叫,她清晨陪伴君王還未起牀。不要以爲君王的恩寵會永遠持續,就像宮中的女子和她的團扇在悲涼的秋天一樣,命運無常。看看魏國皇帝在鄴都的銅雀臺,如今只剩下漳水依舊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年輕宮女的命運,反映了宮廷生活的無常和女子的悲慘境遇。詩中,「雙鬟」、「蛾眉」等詞生動描繪了女子的美貌,而「金輿」、「玉趾」則展現了她初入宮時的榮耀。然而,隨着「婕妤團扇苦悲秋」的比喻,詩意急轉直下,揭示了宮中女子命運的無常和悲涼。結尾的「魏帝鄴都裏,惟有銅臺漳水流」更是以歷史典故,暗示了所有榮華富貴最終都將隨時間流逝而消逝,只剩下不變的自然景觀,增強了詩歌的哲理性和深刻性。

李嘉祐

唐趙州人。字從一。擢進士第。授祕書正字。坐事謫鄱江令,調江陰,入爲中颱郎。又出爲台州刺史,復爲袁州刺史。爲詩麗婉,有齊樑風。有詩集一卷。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