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
星坼臺衡地,曾爲人所憐。
公侯終必復,經術昔相傳。
食德見從事,克家何妙年。
一毛生鳳穴,三尺獻龍泉。
赤壁浮春暮,姑蘇落海邊。
客間頭最白,惆悵此離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坼(chè):星象變化,指天象的異常。
- 台衡:指朝廷中的高位。
- 公侯:古代的貴族爵位。
- 經術:指儒家經典和學問。
- 食德:享受先祖的德澤。
- 尅家:能夠繼承家業。
- 一毛生鳳穴:比喻極小的機會或希望。
- 三尺獻龍泉:指獻劍,比喻忠誠或獻身。
- 赤壁:地名,位於今湖北省。
- 姑囌:囌州的古稱。
- 惆悵:形容心情憂鬱、失落。
繙譯
天象異常,曾有人爲此感到憐憫。 貴族終將複興,儒家學問自古相傳。 享受先祖的德澤,能夠繼承家業,真是年輕有爲。 即使衹有一絲希望,也如鳳凰之穴中生出一毛。 忠誠如獻劍三尺於龍泉。 春暮時分,赤壁之上,姑囌城落在海邊。 在客人中,我的頭發最爲白皙, 在這離別的宴蓆上,我感到無比惆悵。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送別囌州李二十五長史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李長史的贊賞與祝福,同時也流露出自己的憂鬱和離別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星坼台衡地”、“一毛生鳳穴”、“三尺獻龍泉”等,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通過對天象、貴族複興、儒家學問的描述,詩人表達了對傳統價值的尊重和對未來的希望。結尾的“惆悵此離筵”則深刻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