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 杜甫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 吾賢富才術,此道未磷緇。 玉府標孤映,霜蹄去不疑。 激揚音韻徹,籍甚衆多推。 潘陸應同調,孫吳亦異時。 北辰徵事業,南紀赴恩私。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薰風行應律,湛露即歌詩。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尊前江漢闊,後會且深期。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磷緇(lín zī):比喻人的品質因環境影響而變化。磷,磨損;緇,黑色,指染黑。
  • 玉府:指朝廷或皇帝的府庫,這裏比喻朝廷。
  • 霜蹄:指馬蹄,比喻馬的行進迅速。
  • 激揚:激勵振奮。
  • 音韻:指詩文的音節韻律,這裏比喻名聲。
  • 籍甚:聲名盛大。
  • 潘陸:指潘岳和陸機,兩人都是西晉時期的文學家。
  • 孫吳:指孫武和吳起,兩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
  • 北辰:北極星,比喻朝廷或皇帝。
  • 南紀:指南方的記錄或記載,這裏指馬大卿公的功績。
  • 卿月:指高官的職位,如月之高懸。
  • 王春:指皇帝的恩澤,如春之溫暖。
  • 薰風:和暖的風,比喻皇帝的恩澤。
  • 湛露:濃重的露水,比喻恩澤深厚。
  • 尊前:指在宴席上。
  • 江漢:指長江和漢水,這裏泛指江陵一帶的水域。
  • 後會:指將來再相見。

翻譯

自古以來,人們都追求忠孝之道,名門望族中確實有這樣的典範。我們的賢人馬大卿公,才華橫溢,他的品德並未因環境而有所磨損。他如同朝廷中的孤傲之玉,行進迅速如霜蹄,毫不猶豫。他的名聲激勵人心,聲名遠揚,受到衆多人的推崇。他與潘岳、陸機在文學上有相同的才華,與孫武、吳起在軍事上也有相似的才能,雖然時代不同。朝廷正在徵召他去成就事業,南方的記載也將記錄他的恩私。他的職位如同高懸的月亮,皇帝的恩澤如同溫暖的春天。和暖的風應和着律令,濃重的露水即是對他的歌頌。天意高遠難以詢問,人老了容易感到悲傷。在宴席上,面對着廣闊的江漢,我們期待着將來再次相見。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馬大卿公的讚頌和送別之作。詩中,杜甫高度評價了馬大卿公的才華和品德,將其比作朝廷中的孤傲之玉,行進迅速如霜蹄,名聲遠揚,受到衆多人的推崇。同時,杜甫也表達了對馬大卿公未來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朝廷中成就一番事業,並記錄下他的恩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對馬大卿公的敬重和期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