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韻三篇

· 杜甫
烈士惡多門,小人自同調。 名利苟可取,殺身傍權要。 何當官曹清,爾輩堪一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烈士: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
  • (wù):厭惡。
  • 多門:指多方面、多途徑。
  • 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
  • 同調:指志趣相投。
  • :如果。
  • 殺身:犧牲生命。
  • :依附。
  • 權要:有權勢的重要人物。
  • 官曹:官吏。
  • :廉潔。

翻譯

有志之士厭惡多方面的途徑,道德低下的人卻志趣相投。 如果可以獲得名利,他們不惜犧牲生命依附權勢。 何時官吏能廉潔,你們這些人就值得一笑了。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杜甫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判。詩中,「烈士」與「小人」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那些爲了名利不惜犧牲原則、依附權勢的人的鄙視。末句「何當官曹清,爾輩堪一笑」則寄寓了杜甫對清廉政治的嚮往和對現狀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杜甫詩歌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