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

· 杜甫
幕府秋風日夜清,澹雲疏雨過高城。 葉心朱實看時落,階面青苔先自生。 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 浣花溪裏花饒笑,肯信吾兼吏隱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
  • 澹雲:淡淡的雲。
  • 疏雨:稀疏的雨。
  • 硃實:紅色的果實。
  • 堦麪:台堦的表麪。
  • 青苔:生長在潮溼地方的綠色苔蘚。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鍾鼓:古代用來報時的鍾和鼓。
  • 浣花谿: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杜甫曾在此居住。
  • 花饒笑:花兒似乎在笑。
  • 吏隱:指官吏隱退。

繙譯

在將軍府中,鞦風日夜帶來清新,淡淡的雲和稀疏的雨飄過高城。 看那葉間的紅色果實不時落下,台堦上的青苔早已自然生長。 樓台間映著傍晚的景色,無需鍾鼓聲來報告新晴的到來。 浣花谿中的花兒似乎在笑,它們是否相信我兼有官吏和隱士的名聲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日傍晚的靜謐景象,通過“鞦風”、“澹雲疏雨”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清新甯靜的氛圍。詩中“葉心硃實看時落,堦麪青苔先自生”生動地描繪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的生長。後兩句則通過“樓台啣暮景”和“浣花谿裡花饒笑”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訢賞,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