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

· 杜甫
君王臺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鶯啼脩竹裏,仙家犬吠白雲間。 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班。 人到於今歌出牧,來遊此地不知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臺榭(tái xiè):古代建築中的一種,指建在高臺上的房屋。
  • 丹梯:紅色的臺階,這裏比喻通往高處的道路。
  • 脩竹(xiū zhú):修長的竹子。
  • 犬吠(quǎn fèi):狗叫聲。
  • 錦石:色彩斑斕的石頭。
  • 傷心麗:極其美麗,令人感動。
  • 嫩蕊(nèn ruǐ):初開的花蕾。
  • 濃花:盛開的花朵。
  • 滿目班:滿眼都是色彩斑斕的景象。
  • 出牧:出任地方官。

翻譯

君王的臺榭依傍着巴山,那萬丈高的紅色階梯似乎還可攀登。 春日裏,黃鶯在修長的竹林中啼鳴,仙家的犬隻在白雲間吠叫。 清澈的江水中,色彩斑斕的石頭美麗得令人心動, 初開的花蕾和盛開的花朵,滿眼都是絢爛的色彩。 人們至今還在歌頌那位出任地方官的賢人, 來到這裏遊玩的人,往往流連忘返,不知歸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滕王臺榭的壯麗景色和春日的生機盎然。詩中,「春日鶯啼脩竹裏,仙家犬吠白雲間」一句,通過鶯啼和犬吠的生動描繪,展現了仙境般的寧靜與和諧。而「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班」則進一步以色彩斑斕的石頭和盛開的花朵,勾勒出一幅令人心動的自然畫卷。最後兩句表達了對賢明地方官的讚美,以及人們對這片美景的留戀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知和深厚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