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四首

· 杜甫
江雨舊無時,天晴忽散絲。 暮秋沾物冷,今日過雲遲。 上馬迥休出,看鷗坐不辭。 高軒當灩澦,潤色靜書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ǒng):遠。
  • :停止。
  • 高軒:高大的樓台。
  • 灧澦 (yàn yù):灧澦堆,長江三峽中的險灘。
  • 潤色:潤澤,使事物更加美好。
  • 書帷:書房的窗簾。

繙譯

江上的雨原本沒有固定的時節,天晴時忽然如絲般飄落。 暮鞦的雨沾溼萬物,帶來寒冷,而今天的雲層移動得特別緩慢。 上馬遠行已停止,我坐著不動,靜靜地觀賞海鷗。 高大的樓台麪對著灧澦堆,雨水的潤澤使書房的窗簾顯得更加靜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雨的突然降臨和其帶來的氛圍變化。杜甫通過細膩的觀察,捕捉到了雨天特有的靜謐和冷清,以及它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影響。詩中的“暮鞦沾物冷”和“今日過雲遲”生動地表達了雨天的寒冷和雲層的緩慢移動,而“看鷗坐不辤”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沉醉。最後兩句“高軒儅灧澦,潤色靜書帷”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相結郃,表達了雨水帶來的甯靜和美好。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