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中丞赴寧國任

· 李端
楚縣入青楓,長江一派通。 板橋尋謝客,古邑事陶公。 片雨收山外,連雲上漢東。 陸機猶滯洛,念子望南鴻。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縣:指楚地的一個縣。
  • 青楓:一種樹,這裏可能指楚地的景色。
  • 板橋:用木板搭建的橋。
  • 謝客:指謝靈運,東晉時期的文學家和旅行家。
  • 古邑:古老的城邑。
  • 陶公: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
  • 片雨:零星的小雨。
  • 連雲:雲層連綿不斷。
  • 漢東:漢水的東邊,這裏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 陸機:西晉時期的文學家,曾滯留洛陽。
  • 念子:思念你。
  • 南鴻:指南飛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遠方的消息或思念。

翻譯

你前往楚地的一個縣,那裏青楓環繞,長江的水流一脈相通。 在板橋上,彷彿能尋找到謝靈運的足跡,古老的城邑中,陶淵明的故事流傳不息。 零星的小雨從山外飄落,雲層連綿不斷地升起在漢水的東邊。 就像陸機當年滯留在洛陽一樣,我在這裏思念着你,盼望着南飛的鴻雁帶來你的消息。

賞析

這首詩是李端送別夏中丞赴寧國任的作品,通過描繪楚地的自然景色和歷史人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願。詩中「楚縣入青楓,長江一派通」描繪了楚地的美景,而「板橋尋謝客,古邑事陶公」則巧妙地融入了歷史元素,增添了詩的文化底蘊。後兩句通過對雨和雲的描寫,以及對陸機和南鴻的比喻,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和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端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端

李端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