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沮洳(jù rù):低溼之地。
- 棧道:在懸崖絕壁上鑿孔支架木樁,鋪上木板而成的窄路。
- 短景:短暫的日光,指日短。
- 石門: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南。
- 旌竿:旗杆。
- 慘澹:暗淡無光。
- 白刃澀:刀劍因久不用而生鏽。
- 胡馬:指北方民族的馬。
- 屯:駐紮。
- 成皋: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滎陽市。
- 防虞:防備意料之外的事。
- 嗟爾:嘆詞,表示嘆息。
- 戍人:守衛邊疆的士兵。
翻譯
細小的泉水夾雜着薄冰,棧道溼滑因低溼之地。 不辭辛勞地行走,迫於日短時光急促。 石門處雲雪交加,古鎮周圍峯巒聚集。 旗杆在暮色中顯得暗淡,風水中刀劍因久不用而生鏽。 胡馬駐紮在成皋,防備意料之外的事又有何用。 嘆息那些遠戍的士兵,山中寒冷夜晚獨自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戍卒的艱辛生活和孤獨情感。詩中通過「細泉兼輕冰」、「棧道溼」等自然景象,以及「旌竿暮慘澹」、「風水白刃澀」等細節描寫,生動地勾勒出了邊疆的荒涼與戍卒的孤寂。末句「嗟爾遠戍人,山寒夜中泣」更是深情地表達了對戍卒命運的同情與關懷,展現了杜甫深厚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