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

· 杜甫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灘。 江市戎戎暗,山雲淰淰寒。 村荒無徑入,獨鳥怪人看。 已泊城樓底,何曾夜色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戎戎 (róng róng):形容濃密、茂盛的樣子。
  • 淰淰 (niǎn niǎn):形容雲霧密集、不清晰的樣子。

繙譯

收起船帆,在急流中快速下行,卷起簾幕,追逐著廻鏇的沙灘。 江邊的市場濃密昏暗,山間的雲霧密集而寒冷。 荒涼的村莊沒有道路可入,孤獨的鳥兒奇怪地看著人。 船已經停泊在城樓底部,夜色何曾有過盡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杜甫乘船途中的景象,通過“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廻灘”展現了船行的急促與江水的湍急。詩中“江市戎戎暗,山雲淰淰寒”用濃墨重彩的筆觸勾勒出江市的昏暗和山雲的寒冷,營造出一種朦朧而幽深的氛圍。後兩句“村荒無逕入,獨鳥怪人看”則進一步以荒村和孤鳥的意象,表達了旅途的孤寂與荒涼。結尾“已泊城樓底,何曾夜色闌”則暗示了旅途的漫長與夜色的無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深刻躰騐和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