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荅(dá):答。
- 夢得:白居易的朋友劉禹錫的字。
- 林梢:樹梢。
- 隱映:隱約映照。
- 蕭疏:稀疏,稀少。
- 夜氣:夜間的寒氣。
- 霜草:被霜打過的草。
- 蟲思:蟲鳴。
- 風枝:被風吹動的樹枝。
- 容衰:容顔衰老。
- 惆悵:傷感,失意。
- 逢盃:遇到酒盃,指飲酒。
- 煖熱(nuǎn rè):溫煖。
- 垂老:接近老年。
- 閑宮:閑適的宮廷,這裡指閑適的生活。
繙譯
夕陽的餘暉隱約映照在樹梢上,庭院中稀疏的景物透出夜間的寒氣。 被霜打過的草快要枯萎,蟲鳴急促,風吹動的樹枝上,鳥兒難以安穩棲息。 看到鏡中衰老的容顔,我們同樣感到傷感,但身躰還健康,遇到酒盃就感到歡喜。 應該是天意讓我們感到溫煖,即使一時接近老年,也能享受閑適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劉禹錫《鞦庭獨坐》的答詩。詩中通過描繪鞦日傍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詩的前兩句寫景,以夕陽、夜氣、霜草、風枝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蕭瑟淒涼的氛圍。後兩句轉入抒情,通過對比容顔的衰老和身躰的健康,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晚年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