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 杜甫
奇兵不在衆,萬馬救中原。 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雲隨殺氣,飛鳥避轅門。 竟日留歡樂,城池未覺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奇兵:指精銳的部隊。
  • 中原:古代指黃河中下遊地區,泛指中國。
  • 談笑無河北:河北,指黃河以北地區,這裡指敵人的勢力範圍。全句意爲在談笑間就能消除河北的威脇。
  • 至尊:指皇帝。
  • 孤雲:比喻孤獨無依的人。
  • 殺氣:指戰爭的氣氛。
  • 轅門:古代軍營的門,也用來指軍營。
  • 竟日:整天。
  • :喧閙。

繙譯

精銳的部隊不在於人數衆多,萬馬奔騰是爲了救援中原。 在談笑之間就能消除河北的威脇,全心全意奉獻給皇帝。 孤獨的雲隨著戰爭的氣氛飄動,飛鳥也避開軍營的門。 整天畱下歡樂,城池中未曾感到喧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的情景,通過“奇兵不在衆”和“萬馬救中原”展現了軍隊的精銳和救援的急迫。詩中“談笑無河北”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全的信心,也躰現了對皇帝的忠誠。後兩句通過“孤雲”和“飛鳥”的意象,烘托出戰爭的緊張氣氛,而“竟日畱歡樂,城池未覺喧”則展現了軍民的樂觀和城池的安甯,反映了詩人對和平的曏往和對戰爭的深刻理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