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爲新句

· 杜甫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吹花困癲傍舟楫,水光風力俱相怯。 赤憎輕薄遮入懷,珍重分明不來接。 溼久飛遲半日高,縈沙惹草細於毛。 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勞。
拼音

所属合集

#桃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疏籬:稀疏的籬笆。
  • 勾引:吸引。
  • :嫉妒。
  • :此處形容花瓣飄落的樣子。
  • 舟楫:船和槳,泛指船隻。
  • :害怕,此處指花瓣和水光風力相互畏懼。
  • 赤憎:深切地憎恨。
  • 珍重:珍惜。
  • 縈沙惹草:纏繞在沙石和草叢中。
  • 生情性:產生情感。
  • 偷眼:偷偷地看。
  • 百勞:指各種煩惱。

翻譯

江邊人家的桃樹枝頭,春寒中細雨中伸出稀疏的籬笆外。 影子被碧水悄悄吸引,風嫉妒紅花卻反而吹倒。 花瓣飄落睏倦地靠近船隻,水光和風力都相互畏懼。 深切地憎恨輕薄的花瓣遮入懷中,珍惜分明卻不來接。 溼潤的花瓣飛得慢,半日高懸,纏繞在沙石和草叢中,細如毛髮。 蜜蜂和蝴蝶因此產生情感,偷看蜻蜓避開各種煩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江邊桃花落英繽紛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界中微妙的變化和生物間的互動。詩中「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和生命。後文通過「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勞」進一步以生物的反應來映襯花落的哀愁,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