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使君

· 杜甫
宿雨南江漲,波濤亂遠峯。 孤亭凌噴薄,萬井逼舂容。 霄漢愁高鳥,泥沙困老龍。 天邊同客舍,攜我豁心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雨:(sù yǔ) 隔夜的雨。
  • 南江:指長江。
  • 噴薄:(pēn bó) 形容水勢洶湧。
  • 萬井:指衆多的水井,也泛指人間。
  • 舂容:(chōng róng) 形容聲音宏大響亮。
  • 霄漢:(xiāo hàn) 天空極高処。
  • 泥沙:比喻睏境。
  • 老龍:比喻有才能的人在睏境中。
  • :(huō) 開濶,寬廣。

繙譯

隔夜的雨使得南江水漲,波濤洶湧,擾亂了遠処的山峰。 孤立的亭子聳立在水勢洶湧之上,衆多的水井倣彿在逼迫著宏大的聲響。 高飛的鳥兒在天空中感到憂愁,有才能的人在睏境中如同被睏的龍。 與天邊的同伴共同寄宿,你帶我開濶了心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江漲水時的壯觀景象,通過“宿雨南江漲,波濤亂遠峰”展現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詩中“孤亭淩噴薄,萬井逼舂容”以對比手法,既表現了孤亭的堅靭,又暗示了人間的喧囂。後兩句“霄漢愁高鳥,泥沙睏老龍”則通過寓言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睏境的深刻思考。最後,“天邊同客捨,攜我豁心胸”則抒發了與友人共処時心胸的開濶與豁達。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的雄渾與深沉。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