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觀羣賢七夕臨泛昆明池
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
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
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
泛查分寫漢,儀星別搆天。
雲光波處動,日影浪中懸。
驚鴻絓蒲弋,遊鯉入莊筌。
萍葉疑江上,菱花似鏡前。
長林代輕幄,細草即芳筵。
文峯開翠瀲,筆海控清漣。
不挹蘭樽聖,空仰桂舟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眺(fēi tiào):遠望。
- 鏤鯨(lòu jīng):雕刻的鯨魚,這裏指昆明池中的石鯨。
- 岸珠:岸邊的珍珠,比喻露珠。
- 淪曉魄:指露珠在晨光中閃爍。
- 池灰:池中的灰燼,比喻晨霧。
- 斂曙煙:收束晨霧。
- 泛查(fàn chá):泛舟。
- 分寫漢:分別寫在水面上,指水面上的倒影。
- 儀星:指天上的星星。
- 別搆天:別樣的構圖,指星星的排列。
- 驚鴻(jīng hóng):驚飛的鴻雁。
- 絓蒲弋(guà pú yì):被蒲草和弋箭所阻礙。
- 遊鯉(yóu lǐ):遊動的鯉魚。
- 入莊筌(rù zhuāng quán):進入捕魚的筌中。
- 萍葉(píng yè):浮萍的葉子。
- 菱花(líng huā):菱角的花。
- 長林:茂密的樹林。
- 輕幄(qīng wò):輕薄的帳幕,比喻樹林。
- 細草:細嫩的草。
- 芳筵(fāng yán):芳香的宴席,比喻草地。
- 文峯:指山峯。
- 翠瀲(cuì liàn):翠綠的水波。
- 筆海:指廣闊的水面。
- 清漣(qīng lián):清澈的水波。
- 挹蘭樽(yì lán zūn):舀取蘭花酒。
- 桂舟:用桂木做的船。
翻譯
秋風開始使樹葉凋落,秋水清澈而新鮮。 遠望牽牛星所在的銀河,欣賞着昆明池中雕刻的鯨魚。 岸邊的露珠在晨光中閃爍,池中的晨霧漸漸收束。 泛舟在水面上,水面倒映着天空的星星,形成別樣的構圖。 雲彩在波光中搖曳,日影在浪花中懸掛。 驚飛的鴻雁被蒲草和弋箭所阻礙,遊動的鯉魚進入了捕魚的筌中。 浮萍的葉子讓人誤以爲是江上的景象,菱角的花像鏡子前的映像。 茂密的樹林像是輕薄的帳幕,細嫩的草地如同芳香的宴席。 山峯在翠綠的水波中展開,廣闊的水面控制着清澈的水波。 沒有舀取蘭花酒,只是空自仰望着桂木做的船上的仙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昆明池的景色,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秋水的清澈、天空的星辰、以及池邊的自然景緻。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徵,如「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等,生動地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後半部分則通過「驚鴻絓蒲弋」、「遊鯉入莊筌」等句,增添了動態的元素,使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結尾處的「不挹蘭樽聖,空仰桂舟仙」則帶有一種超脫和嚮往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仙境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