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行

· 杜甫
陸機二十作文賦,汝更小年能綴文。 總角草書又神速,世上兒子徒紛紛。 驊騮作駒已汗血,鷙鳥舉翮連青雲。 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埽千人軍。 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軍門期第一。 舊穿楊葉真自知,暫蹶霜蹄未爲失。 偶然擢秀非難取,會是排風有毛質。 汝身已見唾成珠,汝伯何由髮如漆。 春光澹沲秦東亭,渚蒲牙白水荇青。 風吹客衣日杲杲,樹攪離思花冥冥。 酒盡沙頭雙玉瓶,衆賓皆醉我獨醒。 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
拼音

注釋

別從侄勤落第歸:勤,郭本作勸。【鶴注】據史:十三載秋八月,上御勤政樓,試四科制舉人。前此十二載秋七月,詔天下舉人,不得鄉貢,須補國子學生,然後貢舉。詩云“春光淡蕩秦東亭”,當是天寶十四載春,在長安作。 陸機二十作文賦:臧榮緒《晉書》:陸機少襲父兵爲牙門將軍,年二十而吳滅。退臨舊裏,與弟雲勤學。機妙解情理,心識文體,故作《文賦》。 綴文:《漢書贊》:自孔子之後,綴文之士衆矣。 總角:《詩·齊風·甫田》:“婉兮孌兮,總角丱兮。”《三十國春秋》:封秀,總角知名。 草書又神速:後漢張芝好草書,趙曰:草書以遲爲功,所謂“匆匆不及草書”是也,以速爲神,所謂“一筆變化書”是也。 兒子:《莊子》:“兒子動不知所爲。” 紛紛:鮑照詩:“紛紛徒滿目。” 驊騮:周穆王八駿之一。 駒:小馬。 鷙鳥:孔融《薦禰衡表》:“得凡鳥百,不如得鷙鳥一。” 青雲:《楚辭》:“冠青雲之崔嵬。” 詞源:《隋·藝文傳》:“筆有餘力,詞無竭源。” 倒流:《海賦》:“吹澇則百川倒流。”梁元帝《檄侯景》:“按劍而叱,江水爲之倒流。” 三峽:《益州記》:明月峽、巫山峽、廣濟峽,謂之三峽。 筆陣獨埽千人軍:《法書》: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紙者陣也,筆者刀稍也,墨者鍪甲也,硯者城池也,本領者將軍也,心意者副將也。” 射策軍門期第一:姜宸英曰:西漢歲課士,有對策、射策。顏師古注:“射策者,爲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爲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取而擇之,以知優劣。對策者,顯問以經義,令各對之,而觀其文詞定高下也。”按:董仲舒以對策爲江都相,蕭望之以射策甲科爲郎,是矣。後漢劉淑,五府闢不就,帝令輿詣京師,不得已而對策第一。射策之射,音石,見《文心雕龍》,注詳二十五卷。 舊穿楊葉:《戰國策》:楚有養由基者,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暫蹶:《聖主得賢臣頌》:“過都越國,蹷如歷塊。” 擢秀:《晉書·文苑傳》:“擢秀士林。” 排風:鮑照《與妹書》:“浴雨排風,吹澇弄翮。” 毛質:《舞鶴賦》:“煙交霧凝,若無毛質。”《莊子》:“子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唾成珠:趙壹詩:“咳唾自成珠。” 髮如漆:《陳書》:張麗華,髮長七尺,鬢黑如漆,光澤可鑑。 春光潭沱秦東亭:富嘉謨《明水篇》:“陽春二月朝始嗽,春光潭沱度於門。”《江賦》:“隨風猗萎,與波潭沱。”何氏曰:潭沱,即淡蕩也。《選注》:潭沱,逐波動貌。今從何說。何氏曰:秦東亭,京城門外送別,多於此處。 渚蒲:梁簡文帝詩:“諸蒲變新節。” 荇青:《詩》:“參差荇菜。” 風吹客衣:庾信賦:“山月沒,客衣單。” 日杲杲:《詩》:“杲杲日出。” 離思:潘岳詩:“何以敘離思。” 花冥冥:陳子高詩:“花片攪春心。”《楚辭》:“深林沓以冥冥。”《注》:“冥冥,草木茂盛也。” 沙頭:庾信《春賦》:“沙頭渡水人。” 衆賓皆醉我獨醒:《晉書·徐逸傳》:”衆賓沉湎引滿。”屈原《漁父篇》:“衆人皆醉我獨醒。” 吞聲躑躅:鮑照詩:“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吞聲,聲哽咽也;躑躅,行不進貌。 涕淚零:古詩:“泣涕零如雨。”何氏曰:在鼻曰涕,在眼曰淚。

“陸機二十作文賦”句到“筆陣獨埽千人軍”句,先贊勤才美。上二稱文章,次二稱書法。驊駒鷙翮,言少負奇氣。倒三峽,謂文勢浩瀚。埽千軍,謂草字縱橫。 “只今年才十六七”句到“汝伯何由髮如漆”句,次慰勤下第。上是敘平日,此乃敘其臨試。穿楊,言命中之技。蹶蹄,應驊騮,惜其不遇也。擢秀,言識拔有時。排風,應鷙鳥,望其終達也。唾成珠,矢口成章。髮如漆,青年莫返矣。 “春光潭沱秦東亭”句到“吞聲躑躅涕淚零”句,末敘別時景事,情溢言表。東亭餞別,蒲荇方新,客衣離思,勤將去矣。皆醉獨醒,公不忍別也。此章三段,各八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陸機:西晉文學家。
  • 總角:古時未成年的人把頭髮梳成兩個髮髻,如頭頂兩角,代指童年時期。
  • 驊騮(huá liú):指駿馬。
  • 鷙鳥(zhì niǎo):兇猛的鳥。
  • 射策:漢代取士的一種考試方法。
  • 澹沲(dàn duò):盪漾。
  • 杲杲(gǎo gǎo):形容太陽很明亮。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翻譯

陸機二十歲就寫作文賦,你更爲年少就能撰寫文章。童年時期就擅長草書且速度極快,世上其他人只是紛紛擾擾而已。良馬還是小馬的時候就已流出汗血,兇猛的鳥展開翅膀就直上青雲。文詞如江水倒流般滔滔不絕,筆陣好像能獨自掃滅千人的軍隊。你如今才十六七歲,在軍門考試期望奪得第一。以前穿楊葉箭術高超很有自知之明,暫時受挫也不算失敗。偶然被提拔優秀並非難以獲取,定是有出衆的才能。你自身已經是出口成珠,你的伯父爲何頭髮還是烏黑的呢。春天的光景在秦東亭盪漾,水邊的菖蒲長出新葉,水荇菜青蔥翠綠。風吹動旅客的衣服太陽明亮,樹木攪動離別的思緒花朵昏暗。酒喝光了沙頭的兩個玉瓶,衆賓客都醉了只有我獨自清醒。才知道貧賤分別更是痛苦,忍氣吞聲徘徊着眼淚不斷落下。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一位年少有才者的稱讚和感慨。詩中先以陸機作比,突出對方年少有才,草書神速,文詞和筆陣都非常出衆。接着表達對其未來的期望,相信他能在軍門考試中取得佳績,認爲其有才華和潛力,暫時挫折不算什麼。同時以「汝身已見唾成珠」來贊其才華四溢。詩中還描繪了春天的景色,以景襯情,最後通過衆賓皆醉我獨醒來體現貧賤分別的痛苦和自己內心的複雜情感。整首詩氣勢不凡,既展示了對年輕才俊的欣賞與期待,又蘊含着對人生的感嘆和思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