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閻侍御歸闕

羨君乘紫詔,歸路指通津。 鼓棹煙波暖,還京雨露新。 趨朝丹禁曉,聳轡九衢春。 自愧湮沈者,隨軒未有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詔:古代皇帝的詔書,常用紫色絲帛製成,象徵尊貴。
  • 通津:指通往京城的主要水路。
  • 鼓棹:划槳,這裏指乘船。
  • 煙波:煙霧籠罩的水面,常用來形容江湖或水面的景色。
  • 還京:回到京城。
  •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澤。
  • 趨朝:前往朝廷。
  • 丹禁:指皇宮,因其牆色多爲紅色。
  • 聳轡:高舉馬繮,形容騎馬疾行。
  • 九衢:指京城中的主要街道。
  • 湮沈:埋沒,指自己未得到重用。
  • 隨軒:跟隨車輛,這裏指未能隨同回京。

翻譯

羨慕你乘着紫色的詔書,歸途直指通往京城的水路。 划槳穿越煙波溫暖的水面,回到京城享受新的雨露恩澤。 前往朝廷的丹禁在黎明時分,高舉馬繮在春日的九衢街道上疾行。 我自愧被埋沒,未能隨車回京,沒有這樣的機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友人歸京的羨慕與自愧不如的情感。詩中通過對「紫詔」、「通津」、「煙波」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尊貴而美好的歸途景象。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友人的榮耀與自己的沉寂,抒發了對未能得到重用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