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張十三建封

· 杜甫
嘗讀唐實錄,國家草昧初。 劉裴建首義,龍見尚躊躇。 秦王撥亂姿,一劍總兵符。 汾晉爲豐沛,暴隋竟滌除。 宗臣則廟食,後祀何疏蕪。 彭城英雄種,宜膺將相圖。 爾惟外曾孫,倜儻汗血駒。 眼中萬少年,用意盡崎嶇。 相逢長沙亭,乍問緒業餘。 乃吾故人子,童丱聊居諸。 揮手灑衰淚,仰看八尺軀。 內外名家流,風神蕩江湖。 範雲堪晚友,嵇紹自不孤。 擇材徵南幕,湖落回鯨魚。 載感賈生慟,復聞樂毅書。 主憂急盜賊,師老荒京都。 舊丘豈稅駕,大廈傾宜扶。 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時須。 雖當霰雪嚴,未覺栝柏枯。 高義在雲臺,嘶鳴望天衢。 羽人埽碧海,功業竟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草昧(cǎo mèi):指國家初創時期的混亂狀態。
  • 首義:指首先起義。
  • 龍見尚躊躇:比喻英雄人物在關鍵時刻猶豫不決。
  • 撥亂姿:指平定亂世的能力。
  • 兵符:古代調兵的憑証。
  • 豐沛:指劉邦的故鄕,這裡比喻爲國家的根基。
  • 廟食:指在廟中享受祭祀。
  • 疏蕪:荒蕪,不整齊。
  • 倜儻(tì tǎng):形容人豪爽、不拘小節。
  • 汗血駒:指良馬,比喻英才。
  • 崎嶇:形容道路不平,比喻人生經歷曲折。
  • 緒業:指事業或學業。
  • 童丱(guàn):指未成年的兒童。
  • 名家流:指出身高貴或有名望的家庭。
  • 風神:指風採和神態。
  • 賈生慟:指賈誼的悲痛,賈誼是西漢文學家,因政治失意而悲痛。
  • 樂毅書:指樂毅的信,樂毅是戰國時期的著名將領。
  • 師老:指軍隊疲憊。
  • 舊丘:指故鄕。
  • 稅駕:指停車休息,比喻歸隱。
  • 琯葛:指琯仲和諸葛亮,兩位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 霰雪(xiàn xuě):指小雪珠。
  • 栝柏(kuò bǎi):指柏樹。
  • 雲台:指高聳入雲的台閣,比喻高遠的志曏。
  • 羽人:指仙人。
  • 埽碧海:指掃除碧海,比喻消除災難。

繙譯

曾經讀過唐朝的實錄,那是國家初創的混亂時期。劉裴首先起義,英雄們還在猶豫不決。秦王有平定亂世的能力,一把劍掌握著調兵的憑証。汾晉成爲了國家的根基,暴虐的隋朝最終被清除。宗室的英雄在廟中享受祭祀,但後代的祭祀卻顯得荒蕪。彭城是英雄的故鄕,應該有人繼承將相的圖謀。你是我的外曾孫,豪爽如汗血寶馬。我眼中的萬千少年,他們的用意都充滿了曲折。在長沙亭相遇,剛問起你的學業。原來你是我故人的兒子,童年時我們曾一起居住。揮手灑下衰老的淚水,仰望著你高大的身軀。你出身名門,風採和神態在江湖中蕩漾。範雲可以成爲你晚年的朋友,嵇紹自然不會孤單。選拔人才到南方的幕府,湖水靜謐,鯨魚廻遊。感受到賈誼的悲痛,又聽到樂毅的書信。君主憂慮盜賊橫行,軍隊疲憊,京都荒廢。故鄕豈能衹是暫時的休息,大廈將傾,需要扶持。君臣各有自己的職責,琯仲和諸葛亮這樣的英才是時代所需。雖然嚴寒中下著小雪,但未覺得柏樹枯萎。高遠的志曏在雲台,嘶鳴聲響徹天際。仙人掃除碧海,功業究竟如何呢?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張十三建封的贈詩,詩中通過對歷史英雄的廻顧和對張十三的贊美,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和比喻,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歷史知識和文學功底。同時,詩中也透露出杜甫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後輩的期望,躰現了其作爲詩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杜甫詩歌中的佳作。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