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洞房:指深邃的內室,這裏特指皇宮中的寢宮。
- 環珮: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
- 玉殿:指皇宮中的宮殿,常用以形容其華麗。
- 秦地:指長安一帶,古爲秦國之地。
- 龍池:指皇宮中的池塘,常用以象徵皇家。
- 系舟:停泊的船隻。
- 清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這裏指時間。
- 黃山:指長安城北的黃山,即今陝西省西安市北的黃土山。
- 園陵:指帝王的陵墓。
翻譯
深宮中的環珮聲已冷寂,玉殿上秋風又起。 秦地的夜空應掛着新月,龍池的水滿溢在舊宮之中。 今夜系舟於遠方,清冷的漏聲與往昔相同。 萬里之外的黃山之北,帝王的陵墓在白露中靜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皇宮的孤寂與遙遠陵墓的淒涼。通過「洞房環珮冷」和「玉殿起秋風」的對比,表達了宮廷的冷清與秋夜的蕭瑟。後兩句通過對新月、龍池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皇宮的靜謐與滄桑。結尾的「萬里黃山北,園陵白露中」則將視角拉遠,以陵墓的淒涼象徵皇權的消逝,透露出深沉的歷史感慨。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