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若(lán rě):指寺廟。
- 菸霞:指山中的雲霧。
- 嶂(zhàng):山峰。
- 凍泉:寒冷的泉水。
- 晴雪:晴天下的雪。
- 問法:詢問彿法。
- 觀身:觀察自身。
- 慵(yōng):嬾惰,不積極。
- 割妻子:指捨棄家庭。
- 蔔宅:選擇居住的地方。
繙譯
在山高的地方,寺廟被幾重菸霞和山峰環繞。 寒冷的泉水依偎著細小的石頭,晴天下的雪落在高大的松樹上。 詢問彿法時,我忘記了詩句;觀察自身時,我對酒也失去了興趣。 我還未能捨棄家庭,所以選擇靠近前方的山峰居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訪問真諦寺禪師時的所見所感。詩中,“蘭若山高処,菸霞嶂幾重”展現了寺廟的幽靜與高遠,而“凍泉依細石,晴雪落長松”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意境。後兩句表達了杜甫在彿法與世俗生活之間的矛盾心理,他雖曏往彿法,但仍難以割捨家庭,選擇了一個折中的生活方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杜甫內心的掙紥與追求。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