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協律歸吳興別業

識來無定居,此去復何如。 一與耕者遇,轉將朝客疏。 資身唯藥草,教子但詩書。 曾許黃庭本,斯言豈合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協律:古代官名,掌管音樂。
  • 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 別業:別處的產業或住所。
  • 資身:維持生計。
  • 黃庭:道教經典《黃庭經》,這裏指道教的修行或教義。

翻譯

我認識你以來,你一直居無定所,這次離開又將如何呢? 一旦與耕田的人相遇,轉而與朝中的官員疏遠。 維持生計只依靠藥草,教育子女只傳授詩書。 曾經承諾過要傳授《黃庭經》的教義,這些話難道會是空話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石協律的送別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詩中,「一與耕者遇,轉將朝客疏」描繪了石協律與世無爭、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而「資身唯藥草,教子但詩書」則進一步體現了其簡樸的生活方式和重視文化教育的價值觀。最後兩句「曾許黃庭本,斯言豈合虛」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承諾的信任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