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韋潤州遊鶴林寺

野寺江城近,雙旌五馬過。 禪心超忍辱,梵語問多羅。 松林閒僧老,雲煙晚日和。 寒塘歸路轉,清磬隔微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旌五馬:指官員出行的儀仗,雙旌指兩面旗幟,五馬指五匹馬牽引的車輛。
  • 禪心:修禪的心境。
  • 超忍辱:超越忍受屈辱的境界,指禪修中的心境。
  • 梵語:古印度語,這裏指佛教經典。
  • 多羅:佛教中的一種樹,也指多羅葉,用以書寫佛經。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清磬:清脆的磬聲,磬是佛教中的一種打擊樂器。

翻譯

野外的寺廟靠近江城,官員的雙旌五馬經過。 禪修的心境超越了忍辱,用梵語詢問多羅經文。 松林中,老僧人悠閒地修行,雲煙與晚日和諧相映。 寒冷的池塘邊,歸路曲折,清脆的磬聲透過微波傳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陪同韋潤州遊訪鶴林寺的情景。詩中,「野寺江城近」一句,既點明瞭寺廟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城市的喧囂與寺廟的寧靜相對比。詩中「禪心超忍辱,梵語問多羅」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修境界的嚮往和對佛經的尊重。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寺廟的寧靜與超脫,以及詩人內心的平和與寧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的讚美。

李嘉祐

唐趙州人。字從一。擢進士第。授祕書正字。坐事謫鄱江令,調江陰,入爲中颱郎。又出爲台州刺史,復爲袁州刺史。爲詩麗婉,有齊樑風。有詩集一卷。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