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

· 杜甫
簡易高人意,匡牀竹火爐。 寒天留遠客,碧海掛新圖。 雖對連山好,貪看絕島孤。 羣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簡易:簡樸而不繁瑣。
  • 高人:指超脫世俗的高雅之士。
  • 匡牀:方正的牀。
  • 竹火爐:用竹子制成的火爐。
  • 遠客:遠道而來的客人。
  • 碧海:深藍色的海,這裡比喻畫中的水域。
  • 掛新圖:掛起新的山水畫。
  • 連山:連緜不斷的山脈。
  • 絕島:孤立無援的島嶼。
  • 貪看:貪婪地觀看。
  • 群仙:神話中的衆多仙人。
  • 不愁思:無憂無慮。
  • 冉冉:慢慢地。
  • 蓬壺:傳說中的仙山,這裡指畫中的仙境。

繙譯

簡樸的高雅之士,在方正的牀上放置著竹制的火爐。 寒冷的天空畱住了遠道而來的客人,深藍色的海麪上掛起了新的山水畫。 雖然麪對著連緜不斷的山脈很美,但我更貪婪地觀看那孤立無援的島嶼。 畫中的衆多仙人無憂無慮,慢慢地從仙山蓬壺下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觀賞山水畫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中,“簡易高人意”一句,既表現了畫主人的高雅品味,也反映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後文通過對“連山”和“絕島”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孤寂、超脫之美的偏愛。最後,詩人以仙人無憂無慮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對理想境界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中常見的超然物外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