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 杜甫
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祗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沙崩:沙土崩塌。
  • 藥欄:種植草藥的園地。
  • 江檻:江邊的欄杆。
  • 風湍:急風和急流。
  • 新鬆:新種植的松樹。
  • 惡竹:不好的竹子,可能指雜亂無序的竹子。
  • 生理:生計,生活。
  • 黃閣老:指杜甫的朋友嚴武,因其官職爲黃門侍郎,故稱。
  • 衰顏:衰老的容顏。
  • 紫金丹:傳說中的仙丹,能使人長生不老。
  • 三年奔走:指杜甫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三年。
  • 空皮骨:形容極度疲憊和消瘦。
  • 行路難:行走的艱難,比喻人生的艱難。

翻譯

常常擔心沙土崩塌損壞了藥園的欄杆,也擔心江邊的欄杆因急風急流而倒塌。 新種的松樹恨不得它立刻長到千尺高,而那些雜亂的竹子應該斬去萬竿。 我的生計只能依靠黃門侍郎嚴武了,衰老的容顏希望能寄託於紫金丹來恢復。 三年來四處奔波,只剩下疲憊的皮骨,真是體會到了人間的行路之難。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赴成都途中寫給好友嚴武的,表達了他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對過去艱難歲月的感慨。詩中,「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寓意深刻,既表達了對新生事物的渴望,也體現了對混亂無序的厭惡。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朋友的依賴,以及對人生艱難的深刻體會。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深刻洞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