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頭四詠梔子

· 杜甫
梔子比衆木,人間誠未多。 於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拼音

所属合集

#梔子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梔子:一種常綠灌木,夏季開白花,有香氣。果實可入藥,也可作染料。
  • :確實。
  • 於身色有用:指梔子果實可以用來染色。
  • 與道氣傷和:與道家的養生之氣相違背,因爲梔子性寒,不宜多食。
  • 紅取風霜實:指梔子經過風霜後,果實成熟變紅。
  • 青看雨露柯:指梔子樹在雨露滋潤下,枝葉青翠。
  • 無情移得汝:無法將梔子移植到其他地方。
  • 貴在映江波:珍貴之處在於它映照在江波之中。

翻譯

梔子相比其他樹木,在人間確實不多見。 它的果實可以用來染色,但與道家的養生之氣相違背。 經過風霜,果實成熟變紅;在雨露滋潤下,枝葉青翠。 無法將它移植到其他地方,珍貴之處在於它映照在江波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梔子的獨特之處。杜甫通過對比梔子與其他樹木,突出了梔子的稀有和珍貴。詩中,「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描繪了梔子在自然環境中的生長狀態,展現了其堅韌和美麗。結尾「貴在映江波」則賦予了梔子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使其成爲江邊一道獨特的風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梔子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