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悲哉行

悲哉爲儒者,力學不知疲。 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遲。 縱有宦達者,兩鬢已成絲。 可憐少壯日,適在窮賤時。 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貴爲。 沈沈朱門宅,中有乳臭兒。 狀貌如婦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書卷,身不擐戎衣。 二十襲封爵,門承勳戚資。 春來日日出,服御何輕肥。 朝從博徒飲,暮有倡樓期。 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 聲色狗馬外,其餘一無知。 山苗與澗鬆,地勢隨高卑。 古來無奈何,非君獨傷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秉筆:持筆。
  • (zhī):老繭。
  • 十上:多次應試。
  • :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
  • 宦達:官運亨通。
  • :比喻白髮。
  • 沈沈:深邃的樣子。
  • 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 乳臭兒:指年幼無知的人。
  • 膏粱:肥肉和細糧,泛指美味的飯菜。
  • (huàn):穿。
  • 襲封爵:繼承封爵。
  • 勳戚:功臣和外戚。
  • 博徒:賭徒。
  • 倡樓:妓院。
  • 平封:平息,這裏指償還。
  • 蛾眉:美女的代稱。
  • 聲色狗馬:指縱情享樂的腐朽生活。
  • 山苗:山上的小樹。
  • 澗鬆:山澗旁的松樹。

翻譯

悲哉,作爲儒者,勤奮學習不知疲倦。讀書讀到眼睛都快瞎了,寫字寫到手都長出了老繭。多次應試才中一次,成名常常來得太遲。即使有官運亨通的人,他們的兩鬢也已斑白。可憐那些年輕的時光,恰好是在貧窮卑賤的時候。大丈夫老了又生病,富貴又有何用?深邃的貴族宅邸中,有那些年幼無知的孩童。他們的外貌像婦人一樣,肌膚光滑如美食。他們不拿書卷,也不穿軍裝。二十歲就繼承了封爵,依靠的是家族的功臣和外戚的背景。春天來臨時,他們穿着輕薄華麗的衣服。早上與賭徒飲酒,晚上則有妓院的約會。償還酒債,用金子挑選美女。除了縱情聲色和玩樂,其餘一無所知。山上的小樹和山澗旁的松樹,地勢高低決定了它們的命運。自古以來,這都是無可奈何的事,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詩深刻反映了唐代社會的階級差異和儒者的艱辛。白居易通過對比儒者的苦讀與貴族子弟的放縱生活,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個人的無奈。詩中,「山苗與澗鬆」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命運的不平等,而結尾的「古來無奈何,非君獨傷悲」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種不公現象的深刻認識和無力改變的悲哀。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深沉,是白居易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