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鏡呈柏中丞

· 杜甫
渭水流關內,終南在日邊。 膽銷豺虎窟,淚入犬羊天。 起晚堪從事,行遲更學仙。 鏡中衰謝色,萬一故人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渭水:黃河的最大支流,流經陝西。
  • 關內:指函谷關以西,長安一帶的地區。
  • 終南:即終南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
  • 日邊:比喻離京城很近的地方。
  • 膽銷:形容極度恐懼。
  • 豺虎窟:比喻危險的地方。
  • 犬羊天:比喻惡劣的環境或時代。
  • 起晚:起牀晚,比喻懶散或無能爲力。
  • 堪從事:能夠勝任工作。
  • 行遲:行動遲緩,比喻能力不足。
  • 學仙:指追求超脫塵世的境界。
  • 衰謝色:衰老的容顏。
  • 故人:老朋友。
  • :憐憫,同情。

翻譯

渭水流經關內,終南山就在日邊。 我因恐懼而膽寒,淚水灑在惡劣的時代。 起牀晚了難以勝任工作,行動遲緩更無法追求仙境。 鏡中映出我衰老的容顏,但願老朋友還能憐憫我。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達了他對時局的憂慮和個人的無奈。詩中,「渭水」、「終南」等自然景觀與「豺虎窟」、「犬羊天」等社會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的悲憤之情。後兩句則通過自嘲的方式,抒發了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風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