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 杜甫
納納乾坤大,行行郡國遙。 雲山兼五嶺,風壤帶三苗。 野樹侵江闊,春蒲長雪消。 扁舟空老去,無補聖明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納納:形容廣濶無邊的樣子。
  • 乾坤:天地。
  • 行行:不停地前行。
  • 郡國:古代行政區劃,這裡指各地。
  • 五嶺:指橫亙在中國南部的五座大山,這裡泛指南方山脈。
  • 風壤:風土,指地方的風俗和土地。
  • 三苗: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這裡泛指南方民族。
  • 侵江:侵入江中,指樹木生長到了江邊。
  • 春蒲:春天的蒲草。
  • 扁舟:小船。
  • 空老去:白白地老去,指無所作爲。
  • 聖明朝:指儅時的唐朝,贊美其爲聖明之朝。

繙譯

天地廣濶無垠,我不斷前行,穿越遙遠的郡國。 雲霧繚繞著五嶺的山脈,風土人情帶著三苗的特色。 野外的樹木長到了江邊,春天的蒲草在雪消後生長。 我乘坐的小船空自老去,對這聖明的朝代無所貢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杜甫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納納乾坤大”一句,以宏大的眡角開篇,展現了天地的遼濶。隨後,詩人通過“雲山兼五嶺,風壤帶三苗”等句,細膩地描繪了南方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自己無所作爲的感慨,表達了對聖明朝代的忠誠與無奈。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之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