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喬口

· 杜甫
漠漠舊京遠,遲遲歸路賒。 殘年傍水國,落日對春華。 樹蜜早蜂亂,江泥輕燕斜。 賈生骨已朽,悽惻近長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漠漠:形容遙遠而模糊不清的樣子。
  • 舊京:指長安,唐朝的都城。
  • 遲遲:形容時間緩慢。
  • 歸路賒:歸途遙遠。
  • 殘年:晚年。
  • 傍水國:靠近水的地方,這裏指長沙一帶。
  • 春華:春天的花朵。
  • 樹蜜:指樹上的蜜源,吸引蜜蜂。
  • 賈生:指西漢的賈誼,他曾被貶爲長沙王太傅。
  • 悽惻:悲傷。

翻譯

舊時的京城長安遙遠而模糊,我緩緩地行走在漫長的歸途上。 晚年我依傍着水鄉,落日時分,面對着春天的花朵。 樹上的蜜源吸引了早來的蜜蜂,它們忙碌地飛舞;江邊的泥土被輕盈的燕子斜斜地掠過。 賈誼的骨骸早已腐朽,但他的故事讓我在接近長沙時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晚年流離失所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對往昔的懷念和對未來的無奈。詩中「漠漠舊京遠」一句,既表達了對長安的思念,也暗示了自己的流離失所。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樹蜜早蜂亂,江泥輕燕斜」,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深刻感受。結尾提到賈誼,不僅因爲賈誼曾被貶長沙,與詩人此時的心境相呼應,也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緬懷和對自身命運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