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作

· 牟融
異鄉歲晚悵離懷,遊子驅馳愧不才。 夜夜砧聲催客去,年年雁影帶寒來。 半林殘葉迎霜落,三徑黃花近節開。 幾度無聊倍惆悵,臨風搔首獨興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異鄉:外地,他鄉。
  • 歲晚:年末,歲末。
  • 悵離懷:因離別而感到惆悵的心情。
  • 遊子:離家在外的人。
  • 驅馳:奔波勞碌。
  • 砧聲:搗衣聲,古代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和離別的哀愁。
  • 雁影:雁的影子,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和遠方的思念。
  • 三徑:指小路,這裏指小路旁。
  • 黃花:菊花,秋天開放,象徵着堅韌和晚節。
  • 近節:臨近節日,這裏指重陽節。
  • 搔首:抓頭,表示煩惱或思考的樣子。
  • 興哀:引起哀愁。

翻譯

在異鄉的年末,我因離別而感到惆悵,作爲遊子,我奔波勞碌,卻自愧無才。 夜夜傳來砧聲,催促着遊子離去,年年的雁影帶來秋寒。 半林的殘葉迎着霜降而落,小路旁的菊花臨近重陽節而開。 多少次感到無聊,倍感惆悵,臨風抓頭,獨自引起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遊子在異鄉年末的孤獨與哀愁。詩中通過「砧聲」、「雁影」等意象,巧妙地描繪了秋天的淒涼和離別的苦楚。殘葉、黃花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季節的蕭瑟感和遊子的孤寂。詩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摯,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遊子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漂泊生活的無奈。

牟融

唐人。德宗、憲宗間在世。隱居學道,終身未仕。以詩名,尤擅七律,詩風清麗閒雅,時有佳句。與詩人張籍、韓翃、歐陽詹、朱慶餘等均有唱和。有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