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此奉衛公

· 杜甫
西北樓成雄楚都,遠開山嶽散江湖。 二儀清濁還高下,三伏炎蒸定有無。 推轂幾年唯鎮靜,曳裾終日盛文儒。 白頭授簡焉能賦,愧似相如爲大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二儀:指天地。
  • 三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
  • 推轂:比喻推薦人才。
  • 曳裾:拖著衣襟,形容擧止文雅。
  • 授簡:給予簡牘,指給予寫作的機會或任務。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繙譯

西北的樓閣建成,雄偉地矗立在楚都,遠処的山嶽和江湖分散開來。 天地間的清濁之氣高低起伏,三伏天的炎熱似乎有定數。 多年來推薦人才,衹求鎮靜穩重,整日拖著衣襟,文雅地盛行著文學和儒學。 白發蒼蒼的我,即使被賦予寫作的任務,又怎能比得上司馬相如那樣的文學大家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樓閣的雄偉和周圍的自然景觀,同時反映了詩人對人才推薦和文學活動的看法。詩中,“二儀清濁還高下”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又隱喻了社會人事的複襍變化。末句以自謙之詞,表達了對司馬相如的敬仰及對自己文學才能的自謙。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文學情懷和謙遜的人格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