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江村五首

· 杜甫
扶病垂朱紱,歸休步紫苔。 郊扉存晚計,幕府愧羣材。 燕外晴絲卷,鷗邊水葉開。 鄰家送魚鱉,問我數能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紱(fú):紅色的官服。
  • 歸休:退休或離職歸家。
  • 紫苔:紫色的苔蘚,常生於古宅或廢墟,象徵荒涼。
  • 郊扉:郊外的門,指鄉村的住所。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也泛指官府。
  • 晴絲:指晴天時飄動的細絲,如蛛絲等。
  • 水葉:水邊的葉子,這裏指水草。
  • 魚鱉:魚和鱉,泛指水產品。

翻譯

我帶着病痛,穿着紅色的官服,回到家中,踏着紫色的苔蘚。 在郊外的住所,我留下了晚年的計劃,對於幕府中的衆多才俊,我感到慚愧。 燕子飛過的地方,晴天裏的細絲輕輕捲起,鷗鳥旁邊的水草隨風展開。 鄰居家送來了魚和鱉,問我能否常來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晚年歸隱田園的生活情景。詩中,「扶病垂朱紱」一句,既表現了詩人的身體狀況,又暗示了他曾經的官職身份。「歸休步紫苔」則進一步以紫苔象徵歸隱的寧靜與荒涼。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寧靜與和諧。最後,鄰里間的互動,體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人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涯的反思。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