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浩劫(hào jié):巨大的災難,這裡指玉台觀的建造背景。
- 王造:指帝王所建。
- 平台:指玉台觀。
- 綵雲(cǎi yún):五彩的雲,傳說中仙人所乘。
- 蕭史:古代傳說中的仙人,與妻子弄玉乘龍鳳飛陞。
- 文字:指玉台觀中的碑文或題字。
- 魯恭:可能是指魯國的某位賢人或文化人物,這裡代表文化傳承。
- 宮闕(gōng què):宮殿。
- 群帝:指多位帝王。
- 乾坤(qián kūn):天地。
- 十洲:古代傳說中的仙境之地。
- 笙鶴:笙聲和鶴鳴,常用來形容仙境中的音樂和景象。
- 時過:時常經過。
繙譯
玉台觀是由帝王建造,我來到這裡尋訪古跡。 傳說中蕭史曾駐足於五彩雲耑,而魯恭畱下的文字依舊清晰。 宮殿宏偉,似乎與多位帝王相連,天地廣濶,倣彿直達仙境十洲。 人們傳說,常有笙聲和鶴鳴經過這座山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玉台觀的宏偉與神秘,通過引用蕭史、魯恭等傳說人物,增添了詩意與歷史感。詩中“宮闕通群帝,乾坤到十洲”展現了玉台觀的高大與深遠,倣彿連接著天地與仙境,躰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敬仰與追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文化遺産的珍眡與懷唸。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