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都慶觀

三仙一一駕紅鸞,仙去雲閒繞古壇。 煉藥舊臺空處所,掛衣喬木兩摧殘。 清風嶺接猿聲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二十四峯皆古隱,振纓長往亦何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鸞(hóng luán):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徵吉祥。
  • 古壇:古代用於祭祀或修煉的場所。
  • 煉藥:古代道士煉製丹藥的行爲。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摧殘:破壞,損傷。
  • 清風嶺:地名,此處指山嶺。
  • 猿聲:猿猴的叫聲。
  • 白石溪:地名,此處指溪流。
  • :包含,此處指映照。
  • 水影:水中的倒影。
  • 二十四峯:指衆多的山峯。
  • 古隱:古代隱士。
  • 振纓:整理衣冠,準備出發。
  • 長往:遠行,隱居。

翻譯

三位仙人一一乘着紅鸞飛翔,仙去後雲霧繚繞着古老的祭壇。 煉製丹藥的舊臺已無處尋覓,掛衣的高大樹木也已殘破不堪。 清風嶺上猿聲近在咫尺,白石溪中水影透出寒意。 二十四座山峯都是古代隱士的居所,整理衣冠遠行隱居又有何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畫面,通過對古壇、煉藥臺、喬木等元素的描繪,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紅鸞」、「仙去」等詞語,增添了神祕色彩,而「清風嶺」、「白石溪」則展現了自然的寧靜與深遠。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認爲遠離塵囂、追求心靈自由是一種不難實現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

杜光庭

杜光庭

唐括蒼人,字賓聖,自號東瀛子。喜讀經、史書,工詞章、翰墨之學。懿宗設萬言科選士,不中,遂入天台山爲道士。僖宗奔蜀,光庭始充麟德殿文章應制,後隱居青城山白雲溪。王建據蜀,賜號廣成。有《廣成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