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雜詩二十首

· 杜甫
南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 浮雲連陣沒,秋草遍山長。 聞說真龍種,仍殘老驌驦。 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使:指南方的使者。
  • 天馬:指神馬,這裡指好馬。
  • 浮雲:比喻戰馬。
  • 連陣沒:指戰馬在戰場上大量死亡。
  • 真龍種:指真正的良馬。
  • :賸餘。
  • 驌驦(sù shuāng):古代良馬名。
  • 迥立:孤獨地站立。
  • 蒼蒼:指天空。

繙譯

南方的使者帶來了天馬,一直以來都有上萬匹之多。 戰馬如浮雲般在戰場上消逝,鞦草卻遍佈山野生長。 聽說還有真正的良馬品種,如今衹賸下老驌驦。 它哀鳴著,似乎在思唸戰鬭,孤獨地曏著蒼天站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馬的悲壯與孤獨,通過對比天馬的煇煌與現今的凋零,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哀思和對良馬的憐憫。詩中“浮雲連陣沒”形象地描繪了戰馬在戰場上的犧牲,而“鞦草遍山長”則形成了生與死的對比。最後兩句“哀鳴思戰鬭,迥立曏蒼蒼”深刻地表達了老驌驦的孤獨與對往昔戰鬭的懷唸,也反映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和對英雄末路的同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