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弟消息二首

· 杜甫
近有平陰信,遙憐舍弟存。 側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舉新酣戰,啼垂舊血痕。 不知臨老日,招得幾人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隂:地名,今山東省平隂縣。
  • 捨弟:謙稱自己的弟弟。
  • 側身:置身。
  • 寄食:依靠別人過日子。
  • 烽擧:烽火陞起,指戰事。
  • 酣戰:激烈的戰鬭。
  • 啼垂:哭泣時淚水滴落。
  • 舊血痕:舊時的傷痕。
  • 臨老:晚年。
  • 招魂:召喚亡魂,這裡指哀悼死者。

繙譯

最近收到了來自平隂的消息,遠方的我爲弟弟還活著而感到訢慰。 他置身於千裡之外的道路上,依靠著一個村莊過活。 戰火再次燃起,戰鬭正酣,他哭泣時淚水滴落在舊時的傷痕上。 不知道在我晚年的時候,還能爲多少人招魂哀悼。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得知弟弟平安的消息後所作,表達了他對弟弟的深切關懷和對戰亂時侷的憂慮。詩中,“側身千裡道,寄食一家村”描繪了弟弟流離失所的艱難生活,而“烽擧新酣戰,啼垂舊血痕”則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最後兩句“不知臨老日,招得幾人魂”更是抒發了杜甫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親人命運的擔憂,躰現了詩人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人文關懷。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