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望夫山頭日欲頹,望夫山下江聲哀。
山頭日日風雨惡,江上不見行人回。
空山亭亭幾朝暮,獨記行人去時路。
知君渡河長不歸,恨不當年逐君去。
此身化石千仞磯,石猶可轉心不移。
長江水涸黃埃飛,行人應有歸來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頹:落,這裏指太陽落山。
- 磯:水邊突出的岩石。
- 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涸:乾涸,水乾。
翻譯
望夫山頭的太陽即將落山,望夫山下江水發出哀鳴。 山頭每天遭受風雨的侵襲,江上卻不見遠行的人歸來。 空山靜靜地矗立,經歷了多少朝朝暮暮,只記得行人離去的路。 我知道你渡過河流將不再回來,恨不得當年隨你一同去。 如今我化作千仞高的岩石,即使岩石可被轉動,我的心卻堅定不移。 即使長江水乾涸,黃塵飛揚,我相信行人終有歸來的一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在望夫山上等待遠行丈夫歸來的深情。通過「日欲頹」、「江聲哀」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堅定的氛圍。詩中「石尤可轉心不移」一句,巧妙運用比喻,表達了女子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