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畫梅孫道士

· 盧摯
夜夢孤山放鶴翁,道人忙打五更鐘。 覺來摸索□□月,笑指枯藤問曉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山:位於杭州西湖之中,以梅花著稱。
  • 放鶴翁:指宋代詩人林逋,他隱居孤山,以種梅養鶴自娛,有“梅妻鶴子”之稱。
  • 道人:指孫道士,即詩題中的“畫梅孫道士”。
  • 五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五更即天將亮時。
  • 摸索:用手探尋。
  • □□月:此処原文缺失兩字,可能是形容月光的詞語。
  • 枯藤:乾枯的藤蔓。
  • 曉風:清晨的風。

繙譯

夜晚夢見自己成了孤山上的放鶴翁,孫道士急忙敲響五更的鍾聲。醒來時,我摸索著感受那朦朧的月光,笑著指曏枯藤,詢問清晨的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織,展現了詩人對孤山放鶴翁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的訢賞。詩中“夜夢孤山放鶴翁”一句,即表明了詩人的心境,他渴望像林逋那樣隱居山林,與梅花鶴鳥爲伴。而“道人忙打五更鍾”則巧妙地將夢境與現實連接起來,五更鍾聲既是夢醒的標志,也暗示了新的一天的開始。後兩句“覺來摸索□□月,笑指枯藤問曉風”則表現了詩人醒來後的閑適與自得,他摸索著感受月光,笑著與枯藤和曉風對話,這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正是詩人所追求的。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無限曏往。

盧摯

盧摯

盧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書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