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贈李廉訪參道

· 盧摯
吾生天地間,形役何時休? 六鑿不自閒,七情舉相仇。 歲星如驚飆,鬢毛忽已秋。 世路廓悠悠,渠能遠行遊。 穀神所依於,宛在水中洲。 羲和既弭節,望舒亦停輈。 終貞實乾德,坤靈祕奇謀。 虛白存夜氣,接搆焉得留。 去來誰與期,駕言仍丹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形役:形體勞役,指肉體上的辛勞。
  • 六鑿:指六慾,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慾望。
  • 七情:指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感。
  • 歲星:指木星,這裏比喻時間流逝之快。
  • 驚飆:狂風,比喻時間的迅速。
  • 廓悠悠:廣闊無邊。
  • 穀神:指道家所說的穀神不死,即道。
  • 羲和:神話中的日神,掌管日之行。
  • 弭節:停止節制,這裏指停止日之行。
  • 望舒:神話中的月神,掌管月之行。
  • 停輈:停止車轅,這裏指停止月之行。
  • 終貞:始終如一的貞潔。
  • 乾德:天德,指天道的德性。
  • 坤靈:地靈,指地道的神靈。
  • 虛白:指道家所說的虛無之境。
  • 夜氣:夜晚的氣息,這裏指夜晚的寧靜。
  • 接搆:連接構造,這裏指世俗的紛擾。
  • 丹丘:傳說中的仙境。

翻譯

我生活在天地之間,肉體的辛勞何時才能停止? 六慾不自閒,七情相互爲敵。 歲星如狂風般疾馳,我的鬢髮忽然間已經斑白。 世間的道路廣闊無邊,誰能遠行遊歷? 道神所依附的,宛如在中洲的水中。 羲和停止了日之行,望舒也停止了月之行。 始終保持貞潔是天道的德性,地靈保守着奇妙的謀劃。 虛無之境在夜晚的氣息中保存,世俗的紛擾怎能停留? 去來無人與我相期,我駕着言辭前往丹丘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辛勞和時間流逝的感慨,以及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詩中運用了道家和神話的元素,如「穀神」、「羲和」、「望舒」等,構建了一個超然物外的意境。通過對「形役」、「六鑿」、「七情」等現實困境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解脫的渴望。結尾的「丹丘」象徵着理想的精神歸宿,體現了詩人對超越現實的追求。

盧摯

盧摯

盧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書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