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福寺紅梅詩

紅梅閣下紅梅樹,陵谷變時風拔去。 堯峯老禪歸故山,覓得孤根栽舊處。 年年春到花時節,一枝五出胭脂雪。 春風笑面歲寒心,光塵混融風韻別。 老禪道服忘妍醜,品題假我扶犁手。 黃州定慧海棠花,可與齊名傳不朽。 月香水影象王宮,雜花世界將無同。 幾度拈花有人笑,吾將請問瞿曇翁。
拼音

所属合集

#紅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陵谷:指地形的變遷。
  • 堯峯:人名,可能是一位禪師。
  • 老禪:年老的禪師。
  • 胭脂雪:形容紅梅花的顏色,如胭脂般紅潤,如雪般潔白。
  • 歲寒心:比喻在艱難困苦中保持的堅強意志。
  • 光塵混融:形容紅梅的美麗與周圍環境融爲一體。
  • 風韻別:獨特的風姿和韻味。
  • 道服:僧人的服裝。
  • 品題:評價和題詞。
  • 扶犁手:比喻勞動者的手,這裏可能指詩人自己。
  • 黃州定慧海棠花:指黃州定慧寺的海棠花,以其美麗著稱。
  • 可與齊名: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 傳不朽:流傳千古。
  • 月香水影:形容夜晚月光下的紅梅,香氣和影子交織。
  • 象王宮:比喻寺廟。
  • 雜花世界:指紛繁複雜的世界。
  • 將無同:不會有相同之處。
  • 拈花:佛教中的一種儀式,這裏可能指賞花。
  • 瞿曇翁:即佛陀,佛教創始人。

翻譯

薦福寺的紅梅樹,當地形變遷時被風吹倒。堯峯的老禪師回到故鄉,找到了那棵樹的孤根並重新種植在原來的地方。每年春天花開時節,那五瓣如胭脂雪般的花朵綻放。春風中帶着笑容,歲寒中保持着堅強的心,它的美麗與周圍環境融爲一體,展現出獨特的風姿和韻味。老禪師穿着僧袍,不在意美醜,我被邀請來評價這紅梅。黃州定慧寺的海棠花,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流傳千古。月光下的紅梅,香氣和影子在寺廟中交織,與紛繁複雜的世界不同。我多次賞花時有人笑我,我將向佛陀請教這個問題。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薦福寺紅梅的描寫,展現了紅梅的堅韌與美麗,以及老禪師對紅梅的珍視和禪意的生活態度。詩中「春風笑面歲寒心」一句,既描繪了紅梅在春風中的嬌豔,又隱喻了在艱難環境中保持的堅強意志。後文通過與黃州定慧寺海棠花的比較,強調了紅梅的獨特與不朽。結尾處的「吾將請問瞿曇翁」則體現了詩人對禪理的探求和對紅梅背後深意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讚美和對禪理的嚮往。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