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馬少卿伯庸南祀嵩恆淮瀆
總章盛金德,齋明赫當寧。
皇皇遣天使,肅肅承聖語。
三薰禮嶽瀆,萬里涉梁楚。
祝釐歸堯舜,降神出申甫。
南鬥迎文星,西風起儀羽。
樂張洞庭月,旆溼湘岸雨。
壯吟鄙騷怨,高談洗儒腐。
過家猿鶴喜,攬轡鴻雁聚。
青闈閔賢勞,黃屋深記注。
歸騎慎勿徐,席虛玉堂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總章:古代帝王的儀仗之一,此處指莊嚴的儀式。
- 金德:指金屬的光澤,比喻帝王的威嚴。
- 齋明:指齋戒時的明亮,表示虔誠。
- 赫當寧:顯赫的朝廷。
- 皇皇:形容莊嚴、盛大。
- 三薰:三次薰香,表示虔誠。
- 祝釐:祈求福祉。
- 申甫:古代傳說中的賢人,此處指賢人出現。
- 南鬥:星宿名,此處指南方。
- 文星:指文曲星,象徵文學才華。
- 儀羽:儀仗中的羽毛裝飾,象徵尊貴。
- 騷怨:指屈原的《離騷》中的憂國憂民之情。
- 儒腐:指儒家的陳腐思想。
- 青闈:指皇宮。
- 黃屋:指皇帝的居所。
- 記注:記錄和註釋,指皇帝的言行記錄。
- 玉堂署:指朝廷的官署。
翻譯
在莊嚴的儀式中,金色的光輝照耀着虔誠的朝廷。皇帝派遣了莊嚴的天使,秉承着聖明的旨意。三次薰香以禮敬山川,萬里行程穿越梁楚之地。祈求福祉,迴歸堯舜的時代,賢人如申甫般出現。南方的星宿迎接文學之星,西風吹動尊貴的儀仗羽毛。樂聲在洞庭湖的月光下回蕩,旗幟在湘江岸邊的雨中溼透。豪邁的吟唱輕視了屈原的憂國之情,高談闊論洗去了儒家的陳腐。經過家鄉時,猿猴和鶴鳥歡喜,攬轡時,鴻雁聚集。皇宮中的人們憐憫賢人的辛勞,皇帝的居所深深地記錄着這一切。歸途上,騎手們請勿遲緩,朝廷的官署空無一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派遣使者南巡祭祀山川的盛大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了皇權的莊嚴與使者的尊貴。詩中「三薰禮嶽瀆」等句體現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傳統的尊重,而「壯吟鄙騷怨,高談洗儒腐」則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超越。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元代朝廷的威儀,也反映了詩人對時代精神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