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昉(wú zhǎng):古代文人,字子昂,號吳昉。
- 崑崙(kūn lún):即崑侖山,傳說中神話中的山名。
- 吳剛(wú gāng):傳說中月宮中的伐木仙人。
- 伶倫(líng lún):指衆多的人。
繙譯
枯木和竹石上題著吳昉的字,露水灑在葉子和霜柯上,帶著夜晚的隂影,崑侖山的骨頭冰冷,苔蘚深深。吳剛老去,衆多的人都老死了,誰能理解天地間的造化之心。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枯木竹石上題字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的冷清和嵗月的滄桑,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吳昉、崑侖山、吳剛等傳統文化元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傳說的懷唸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無常、嵗月無情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