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答王浚川司馬

· 夏言
鳴雨歇深院,高門閉重關。虛室涼生枕簟,晝寢夢魂安。天外好氣時至,林際斷霞孤映,鴉帶夕陽還。庭交莎草綠,砌擁蜀葵丹。 暑氣銷,暝陰斂,角聲殘。起步檐楹徙倚,聊得簿書閒。卻憶年時故里,曾喚小舟載酒,草閣枕江寒。月明歌綠水,雲靜看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雨:指雨聲響亮。
  • 枕簟(zhěn diàn):古代用來枕頭的席子。
  • 晝寢:白天午睡。
  • 天外好氣:指天空中的清新氣息。
  • 斷霞:殘餘的晚霞。
  • 鴉帶:烏鴉隨着夕陽飛回。
  • 庭交:庭院裏的交錯。
  • 莎草(suō cǎo):一種草本植物。
  • 砌擁:圍繞。
  • 蜀葵(shǔ kuí):一種開黃色花朵的植物。
  • 暝陰:黃昏時分的陰影。
  • 角聲:指夜間的鐘聲。
  • 檐楹(yán yíng):房檐和門楣。
  • 簿書(bó shū):書籍。
  • 草閣:草屋。
  • 枕江:枕着江水入睡。

翻譯

雨聲響亮,停歇在深深的院子裏,高大的門緊緊地關上。空蕩的房間裏涼意襲來,白天可以在這裏安心地午睡。清新的空氣從天外飄來,樹林間的殘餘晚霞孤獨地映照着,烏鴉隨着夕陽飛回。庭院裏綠草交錯,石砌圍繞着黃色的蜀葵花。

暑氣逐漸消散,黃昏的陰影漸漸收斂,夜間的鐘聲漸漸消失。走動在檐下和門楣旁,隨意地翻看書籍,感慨起往昔在故鄉的時光,曾經召喚小船載着酒,在草屋枕着江水的寒意。月明時候唱歌,看着綠水和青山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涼爽的夏日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往事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清風拂面、雨聲淅瀝的夏日氛圍,展現了一種恬靜優美的意境。

夏言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