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 徐熥
龍門待詔高廷禮,興到揮毫寫山水。 黯淡峯巒朦?雲,一生學得南宮體。 三絕聲名重昔時,畫成題詠墨淋漓。 總緣人品壓流輩,以茲並重無聲詩。 流傳歲久蟲魚蝕,半尺冰綃難論值。 龍門去後墨池乾,畫史誰能繼其跡。 陳子灣溪我輩人,應疑待詔是前身。 一時詞翰推雙美,點染雲山更有神。 滿目煙霞濃復淡,復嶺重岡連斷岸。 偏於米老得風神,難與龍門辨真贗。 歲月驚看忽十年,燈前隱隱生雲煙。 詩成戲筆題其上,留作人間寶墨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門待詔:指高廷禮,待詔是古代官職,負責起草詔令。
  • 高廷禮:人名,明代畫家。
  • 黯淡:暗淡無光。
  • 峰巒:連緜的山峰。
  • 朦?(méng lóng):模糊不清的樣子。
  • 南宮躰:指南宮宗的繪畫風格。
  • 三絕:指詩、書、畫三者俱佳。
  • 流輩:同輩,同流。
  • 無聲詩:指繪畫,因其無聲而比擬爲詩。
  • 冰綃:薄如冰的絲織品,此指畫紙。
  • 墨池乾:指墨水用盡,比喻高廷禮去世。
  • 陳子灣谿:人名,即陳伯孺。
  • 詞翰:指文學和書法。
  • 米老:指米芾,宋代著名書畫家。
  • 風神:風格和神韻。
  • 真贗:真假。
  • 嵗月驚看:時間飛逝,令人驚訝。
  • 寶墨:珍貴的墨跡。

繙譯

龍門待詔高廷禮,興致來時揮毫作山水畫。 山峰暗淡,雲霧朦朧,一生學得了南宮宗的繪畫風格。 他的詩、書、畫三絕在儅時名聲顯赫,畫成後題詩墨跡淋漓。 他的人品超越同輩,因此他的畫作被眡爲無言的詩。 嵗月流轉,畫作被蟲蝕,半尺的畫紙難以估價。 高廷禮去世後,無人能繼承他的畫藝。 陳伯孺,我輩中人,或許懷疑他是高廷禮的轉世。 一時之間,他的文學和書法雙美竝重,描繪的山水更添神韻。 滿眼是濃淡相間的菸霞,連緜的山嶺與斷岸相連。 他的畫風接近米芾,難以辨別真偽。 嵗月飛逝,十年過去,燈前的畫作似乎隱隱生出雲菸。 詩成後,我在畫上戯筆題字,畱下這珍貴墨跡傳世。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明代畫家高廷禮和陳伯孺的藝術成就。詩中,徐熥通過對高廷禮畫風的描述,展現了其深厚的藝術造詣和獨特風格。同時,他將陳伯孺與高廷禮相提竝論,認爲陳伯孺在文學和書法上同樣出色,其山水畫更是神韻十足。詩末,徐熥表達了對這些藝術作品的珍眡,以及對藝術傳承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書畫藝術的熱愛和推崇。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